食用菌栽培02_黑木耳.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用菌栽培02_黑木耳

概述 生物学特性 品种与栽培期 栽培技术 降温:20℃~24℃,不能高于30℃。 增湿:空气相对湿度为85% ~ 90%。 光线:1000 Ix~1250Ix 通风调节:保持空气清新流畅。 返回本节 4、空气 菌丝生长:对空气要求不严格 ; 子实体生长:需要新鲜空气,故后期要加强通风管理。 黑木耳是好气性腐生菌,CO2过高和O2不足,都抑制菌丝发育和子实体的形成。因此,培养木耳时,要保持耳场和培养室的空气流通。 返回本节 5、光照 : 木耳子实体在强光下无多大影响,只是在强光下,水分大量蒸发,木耳干燥,子实体生长缓慢,故以“四阳六阴”为宜。 菌丝体生长:黑暗和散射光下都能生长良好; 原基形成:一定散射光能促进子实体原基形成; 子实体发育:需要大量散射光,而且还要一定 的直射光。 6、酸碱度 pH范围4.0~7.0,最适5~6; 品种与栽培期 一、品种 二、栽培期 返回本章 返回本节 一、品种 陕耳3号: 具有抗杂抗病、高产稳产、色黑质优、商品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该品种是一个以代料栽培为主、兼作段木栽培,综合性状优良的木耳品种,适宜黑木耳主产区推广。 冀诱1号: 子实体簇生成菊花状,片大肉厚,色泽黑亮,产量高,抗霉力强,子实体生长发育适温20~27℃。 返回本节 (二)常栽菌种 Au86: 子实体簇生,耳片舒展,色泽中等,口感清脆,产量高,子实体生长发育适温20~26℃。 888和8808: 子实体聚生,色深,肉厚,朵大,抗霉能力强,耐低温,适于北方地栽。抗寒力极强,近年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河北等北方省区栽培面积很大。 二、栽培期 约40天后 正遇15~20℃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温度 根据 返回本节 秋季:8月~ 9月制袋接种(需降温), 10 ~ 11月出耳 春季:2月~3月制袋接种, 4月~6月是出耳期。 以辽宁中部气候为例,春季宜在3月中旬~5月上旬制袋接种,5月下旬~6月底出耳。秋季宜在7月中、下旬制袋接种, 9月下旬 ~ 10月 、下旬出耳。 栽培技术 一、段木栽培 二、袋栽 三、病虫害防治 返回本章 返回本节 一 段木栽培 1、制种: 菌种有锯木屑菌种与枝条菌种,前者用锯木屑与麦麸等配制成培养基;后者用直径1cm的枝条切成1.5cm长,加入蔗糖、米糠等营养成分,装瓶后高压灭菌,接入母种,在25~28℃下培养1个月,菌丝即可长满瓶。 返回本节 2、耳木准备: 栽培场地选好后就应准备耳木,常用的耳木种类有壳斗科和桦木材的树种,选树高处直径10~12cm的耳树,砍伐后截成1~1.2m长段,截面用新石灰涂刷,然后置于通风向阳处架晒。 返回本节 3、接种: 接种用的工具应预先用乙醇消毒。先在耳木上;用电钻以穴距7cm垂直打深1.5cm的穴,如用锯木屑菌种则应填满穴,按紧后盖好预制的树皮盖。枝条菌种插入接种孔后用锤敲紧,使之与段木表面平贴、无孔隙。 返回本节 4、定植管理: 首先应上堆发菌,将接菌的耳木按“井”字形或“山”字形堆垛。堆内温度以20~28℃为宜,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在南方3~4星期,北方需要4~5星期,当菌丝已伸延到木质部并产生少量耳芽时,应及时散堆排场。 返回本节 5、散堆排场: 一般采用平铺式排场,用枕木将耳木的一端或两端架起,整齐地排列在栽培场上,经过1个月左右即可起架。搭架一般采用“人”字形方法,先埋两根有杈的木桩,地面留出70cm高,杈日上横放一根横木,耳木斜立在横木两侧。呈“人”字形,相距7cm,角度约45°为宜,晴天或新耳木角度可大些,雨天或隔年耳木角度应小些。 返回本节 6、出耳管理: 起架阶段栽培场的温、湿、光、通气条件必须调节好,但管理中心是水分问题。起架后最好隔 3d有一场小雨,半月有一场中、大雨,干旱时应人工喷水,解决干干湿湿的问题,保持相对湿度在90%~95%左右。喷水应在早晨和傍晚进行。 返回本节 二 袋栽 ㈠ 原料准备 1.料袋:折径17cm 长33cm 厚0.05mm 2.颈圈:专用或自制,棉塞。 3.栽培料:棉籽壳、玉米芯、木屑、豆秆粉 返回本节 4.配方: ① 棉籽壳88.5%,木屑10%,生石灰0.5%,石膏1%,料水比1:1.2 ~ 1.3。 ② 玉米芯56.5%,木屑30%,麸皮10%,豆饼粉2%,石膏1%,生石灰0.5%,料水比1:1.2 。 ③ 豆秆76%,木屑12%,麸皮10%,石膏1%,生石灰1%,料水比1:1.1 ~ 1.2。 ④ 杂木屑62.5%,麸皮10%,棉籽壳24%,豆饼粉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