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专 业:
年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20 至20 学年第 学期
实验一 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一、目的与要求
1、认识水准仪的基本构造,熟悉其主要部件的名称、性能、作用。
2、掌握水准仪使用的各个环节。
3、能准确读取水准尺上四位读数。
4、能测出地面两点间的高差。
二、仪器与工具
DS3型微倾水准仪1台,水准尺3支,尺垫3个,记录板1块。
三、实验步骤与方法
1、选择距离水准仪40m~60m的地面A、B、C三点,置稳尺垫,分别竖立三支水准尺。将脚架放置地面,注意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踩稳脚架尖。安上水准仪,旋紧中心连接螺旋。
2、认识水准仪各个部件名称及位置,了解其作用,熟悉仪器构造。并弄清水准尺上的刻度分划注记。
3、粗平: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4、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进行目镜对光,使十字丝成像清晰。利用照门和准星粗瞄A的水准尺,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水准尺成像清晰。制紧制动螺旋,用水平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竖丝对准水准尺边缘或中央,并消除视差。
5、精平:调节微倾螺旋,使水准管观测窗中气泡影像弧线精确吻合。
6、读数:用十字丝中丝所在位置,直接读出四位数:估读毫米,厘米、分米、米,并记入手簿A点水准尺上读数。
7、放松制动螺旋,依次将望远镜转向B和C,同上读取B点和C点水准尺读数,记入手簿。
8、将仪器变换仪器高度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读数操作练习。
四、注意事项
1、安置脚架,要求稳妥,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旋紧架腿螺旋。
2、调节螺旋使气泡居中时,注意气泡移动规律。
3、读数时,要注意消除视差,并以十字丝中横丝为准,先估读毫米。
实验名称: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
实验日期:_____实验小组:______实验地点:______
同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对照仪器,认识下列部件的作用及用法:
1、脚螺旋与圆水准器
2、物镜和目镜
3、照门和准星
4、制动螺旋和微动螺旋
5、微倾螺旋和水准管
6、物镜调焦螺旋
二、下列水准仪的操作按先后次序排列为____________。
A、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
B、转动物镜调焦螺旋,对光并消除视差。
C、瞄准水准尺。
D、利用十字丝中丝读取读数。
E、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F、转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三、完成填空:
安置仪器后,转动 使圆水准气泡居中,转动 看清十字丝,通过 瞄准水准尺,转动 精确照准水准尺,转动 消除视差,转动 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最后读数。
四、实验测量记录:
水准尺上的读数
次数 A点水准尺读数 B点水准尺读数 C点水准尺读数 1 2 3
2.
(1) A点比B点(高、低) m。
(2) A点比C点(高、低) m。
(3) B点比C点(高、低) m。
(4) 假设C点的高程HC= m,求A点和B点的高程HA= m,HB= m,水准仪的视线高Hi= m。
教师:
实验二 普通水准测量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一般水准路线测量施测方法,进一步掌握水准仪的操作。
2、要求小组完成一条水准路线的观测、记录、计算。
3、利用本组外业观测成果,小组成员各自独立完成水准测量成果计算,求出各待定点高程。
4、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容许值:fh容≤±12 (mm)。
二、仪器与工具
DS3型微倾水准仪1台,水准尺1对,尺垫1个,记录板1块。
三、实验步骤与方法
1、布设水准路线:由老师指定或由小组规划。如实验场地有已知水准点,则可从已知水准点开始,布设一条环形闭合水准路线,沿路线每1~2个测站设一待定点并编号。若无已知水准点,可选一坚固点并假定其高程作为已知水准点,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全程至少观测四个测站)
2、在已知水准点与转点1大约等距离处安置水准仪,为测站Ⅰ。在已知水准点上立尺,读取后视读数a1;在转点1(尺垫)上立尺,读取前视读数b1,记入手簿,计算高差h1。
3、如果采用双仪高法进行观测,则仍在测站Ⅰ,升高或降低仪器10cm以上,重新安置仪器,重复第2步操作,测得第二次高差,两次高差之差不大于6mm时, 取其平均值,否则重新观测。如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职班要求背诵的篇目(段落).pdf VIP
- 用于子女入学的务工证明.docx VIP
- (9)--§1.7 土的及压实性土力学.ppt VIP
- 露天煤矿开采.docx VIP
- 2024《中韩文化贸易竞争力对比对比实证分析》20000字.docx VIP
- 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PPT.pptx VIP
- 创建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资料:医养结合服务流程与要求,医养结合服务知情同意书,医养结合服务协议书.doc VIP
- 台达VFD-L系列变频器中文操作手册.pdf VIP
- 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pptx VIP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2《学习成就梦想》教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