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铅复合薄膜及其电学性能的研究
摘要
摘要
近年来,金属一介电体复合材料由于具有渗流效应,在高介电常数材料方
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获得了研究者广泛的关注。随着微电子器件向小型
化发展,具有高介电常数的金属.介电体复合薄膜的制备研究也逐渐成为材料
科学及固体物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然而,对于金属.介电体复合薄
膜,一方面薄膜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度有时仅为几百纳米,如果薄膜内的金属
颗粒尺寸较大,导电相颗粒就很容易在薄膜厚度方向上形成导电通路而将上
下电极导通;另一方面由于渗流效应的产生本质是通过金属颗粒在材料中形
成一系列表面面积大、间距相对较小的微电容器结构,以使材料表观介电常
数大大增加,微电容器结构能否达到这一要求决定于薄膜内金属颗粒的形貌。
可见,在薄膜材料中,寻找更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对薄膜中金属相的含量和粒
度进行控制,对渗流型高介电常数薄膜材料的成功突破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本论文研究目的在于采用溶胶凝胶法,对渗流型高介电常数的
Ag.PbTi03复合薄膜进行制备研究。探讨薄膜内金属颗粒和介电基质的形成
和结晶规律,控制在薄膜中形成纳米量级的金属颗粒和合适的颗粒分布;引
入渗流理论的思想,掌握薄膜中渗流效应的产生原理,为高性能薄膜的制备
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全面回顾了高介电常数复合材料、导体.介电体复合薄膜的研究进
展,比较了常用导体一介电体复合薄膜的性能和制备方法,总结了制备导体一
分析仪和高阻仪等分析了Ag—PbTi03复合薄膜的制备、微观结构、介电和电
导性能。对Ag+的引入对钛酸铅晶相形成的影响、复合薄膜中金属银颗粒的
形成机理、金属一介电体复合薄膜介电驰豫机制和电导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研
究,具体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
(1)研究了Ag+的引入对钛酸铅晶相形成的影响。制备掺银钛酸铅薄
膜时,Ag+的引入对钛酸铅晶相形成的形成,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
方面,硝酸银分解原位生成单质银晶相时,会优先消耗薄膜中的铅,造成钛
酸铅晶相结晶时缺铅,促使薄膜中生成焦绿石相钛酸铅;另一方面,硝酸银
摘要
在溶胶中能够发生醇交换反应生成Ag.O.Ti键,使Ag+在薄膜晶化过程中保
持较高的价态,而进入钛酸铅晶格中。综合考虑不同热处理温度和不同升温
过程对薄膜中相形成的影响时发现:快速升温过程对薄膜进行热处理有利于
调节薄膜中的银含量和得到钙钛矿相较多的钛酸铅基质的晶相结构,热处理
温度应该选择在6000C左右为宜。
(2)研究了溶胶中过量铅的引入对银一钛酸铅复合薄膜晶相形成的影
响。溶胶配方中引入过量铅后,有更多的Pb抖参与钛酸铅晶相形成,因而抑
制了焦绿石相钛酸铅的形成,薄膜中生成了晶格完整的钙钛矿相钛酸铅;同
时还降低了溶胶中Ar的活度,减少钙钛矿相钛酸铅中固溶的Ag+量。溶胶
中引入的过量铅,在热处理过程中会固溶入微米级单质银颗粒的晶格形成银
铅合金,降低了微米级银颗粒的熔点,导致它们在远低于纯单质银熔点的温
的挥发过程进行了具体研究,计算得到其挥发的活化能为88.69kJ/tool,表观
频率因子为68.007s~。过量铅配方制备的薄膜中,固溶有铅的微米级银挥发
后,钙钛矿相钛酸铅晶格中固溶的Ag+会被继续还原形成纳米银颗粒。纳米
银颗粒的生成量受薄膜中银挥发量以及热处理温度两个因素影响。在6000C
下热处理时,纳米银颗粒的生长机制介于颗粒与基体边界扩散控制的机制和
基体内部体相扩散控制的机制之间。根据这一结果,通过在后处理过程中控
制低熔点银铅合金的挥发过程,能够在薄膜中原位形成纳米银颗粒,得以避
免在制备纳米银.介电体复合薄膜时为实现纳米银颗粒的形成而需要对溶胶
条件进行繁杂的控制,为制备纳米银一介电体复合薄膜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方法
及~个新思路。
(3)研究了络合剂及水解条件对银一钛酸铅复合薄膜晶相形成的影响。
分别在溶胶中引入LA,DEA和CA这三种多配位基络合剂后,均能够增强
Pb”与Ti—O网络的结合,抑制焦绿石相钛酸铅的生成,促进钙钛矿相钛酸铅
的生成。薄膜内形成的银颗粒的大小,受Ag+与Ti.O的结合能力影响,随着
大小按CADEALA的次序减小。不同水解条件下,薄膜内单质银颗粒的粒
径随凝胶网络结构致密度的减小而增大。
(4)研究了热处理气氛对Ag—PbTi03复合薄膜中银颗粒形成的影响:
对不同热处理条件下,薄膜内银颗粒的形成机制进行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