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國際貿易的意義.doc.doc
國際貿易的意義
一、國際貿易的意義
所謂國際貿易是指探討國與國進行商品與勞務交易的國際間經濟活動;從圖17-1中顯示全球貿易成長率的比全球產出的速度快;二OO八年美國次級房貸引爆雷蒙兄弟(Lehman Brothers)宣告破產,導至全球股市等金融業哀鴻遍野,因此全球經濟體的彼此的關係,以「牽一髮,動全身」最為貼切。
圖17-1全球商品貿易和產出的成長
二、國際貿易的種類:
國際貿易的型態分為以下兩種:
(一)有形貿易:兩國間商品、財貨之交換;例如台灣輸出電腦到美國,而向美國購買軍事武器等。
(二)無形貿易:兩國間勞務之交換;包括金融、保險、運輸等;例如美國花旗行投資國內金融業,宅急便的運輸服務業從日本引進台灣;而台灣從東南亞引進外籍勞工等。
17-1-2國際貿易的發生原因
一、各國資源稟賦不同
在伊拉克整個中東地區,地面上雖是不能種植的沙漠,但地底下卻是黑金覆蓋,所以興起產油業;澳洲、紐西蘭地區,有肥沃的廣大土地,乾淨的水質,所以畜牧業發達;中國及越南有廉價的勞工,勞力密集產業紛紛在此設立。各國資源稟賦不同,各個國家專注生產屬於自己優勢的產品,實行專業化及自由貿易利益較大。
二、各國生產技術水準及專業分工不同
每個國家擁有的專門技術水準不同,例如我國擁有許有電腦相關的技術,所以電腦相關產業,在全世界的出口值,執牛耳之地位;汽車業德國是頂尖;鐘錶業則非瑞士莫屬;所以須賴國際貿易才能讓全球消費者擁有他國高超技術水準下生產出來的產品。
三、生產要素缺乏流動性
生產要素中的土地有其固定性,無法移動;勞動及資本各國皆有相關法令規定,限制其移動;上述的自然或人為因素的貿易障礙,致使生產因素無法自由移動,所以當生產因素充裕的一方,可以依賴國際貿易流向不足的另一方,讓資源充份有效利用,並使全球消費者同蒙利益。
四、國內市場臨時性供需失調
當不可抗力的天災來臨,例如風災、水災、旱災等,最容易打亂靠天吃飯的農業,所以當農作物生產不足或過剩時,政府可靠進出口來解決供需失調的問題。
17-1-3國際貿易的利益
英國經濟學者羅伯森說「貿易是經濟成長的引擎」,其對國家社會整體利益如下:
一、促進國際分工,資源有效利用
一個國家若由封閉經濟(closed economy)變成開放經濟(opened economy),通常有助於提高社會福利,以圖17-2表示之,說明如下:
(一)封閉經濟:
D與S分別是封閉社會下的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均衡點E,均衡價格為P0,均衡交易量為Q0,消費者剩餘為ΔP0EA,生產者剩餘為ΔP0EF,社會福利為ΔAEF
(二)開放經濟:
當政府開放進口,該商品的國際價格為P1,所以國內價格由P0降為P1,國內廠商面對P1的價格,只願意供給Q1,但消費者的需求量是Q2,消費者剩餘為ΔP1CA,生產者剩餘為ΔP1BF。消費者剩餘增加了P0P1CE,生產者剩餘減少了P0P1BE,開放經濟後社會福利增加了ΔEBC。
圖17-2國際貿易的利得
二、消費者享受貿易利益
國際貿易後,消費者有更多的海內外商品可供選擇,國內外的廠商在激烈競爭下,所謂「鶴蜯相爭,漁翁得利」,消費者自然可享受貿易利益。
三、提高生產效率
國際貿易後,廠商面對廣大的國際市場,將充份利用設備,採用新的生產技術及管理制度,以達到規模經濟,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國際競爭力。
四、促進競爭
國際貿易,開放進口,廠商面對來自海外的競爭者,尤須「戒慎恐懼」,所以必須改善產品品質,加強服務效能,以吸引舊雨新知。
17-2國際貿易政策
17-2-1自由貿易
一、自由貿易的意義:
是指國與國之間商品與勞務的交易,政府不予干預,也無關稅障礙,任由國家之間按照經濟原則進行貿易的一種制度。
二、提倡者:以古典學派的亞當斯密及李嘉圖為代表,以國際分工原理為基礎。
三、自由貿易的優點
(一)實現國際分工:由於國際專業分工的結果,可以達到國際間「人盡其才, 物盡其用」的目標。
(二)促進資源有效率利用,提高生產技術進步:在自由貿易下如果本國廠商 未使用最有效率的生 產規模,其產品將在國際市場喪失競爭力,而被他國 產品取代。
(三)平衡各國物價水準:擴大市場規模,降低生產成本,平衡各國物價水準, 增加全世界的總產出。
(四)增進世界人民的消費福利:在國際分工的原理下,世界人民皆可享用物 美價廉的產品,提高消費福利。
四、自由貿易實施的困難:
(一)各國經濟發展程度有異:生產技術、資源利用、消費觀念等各國發展程度差異甚至有數十年之隔,要將開發中及落後國家拉到同樣的水準,誠屬非易。
(二)政治立場或制度不同:自由經濟制度、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及共產主義經濟制度,彼此之間存在差異,鴻溝不易跨越。
(三)經濟落後國家為保護本國基本工業,常採保護貿易:這是經濟落後國家的悲歌,所以當地消費者在愛國心的驅策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