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参阅资讯-中山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报业参阅资讯-中山网.doc

报业参阅资讯 〔2013〕第14期(总第27期)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闻研究室编 二○一三年八月十六日 ●国内纸媒转型实践的7种现状 ●南方报业拟投资20亿建贵阳文化客厅 ●联手IBM打造媒体云计算中心 南方报业转型探路 ●《三秦都市报》云报纸正式上线 ●老读者抱怨中国报刊亭日渐消失 ●中国产业报道联盟成立 ●美最后一家族大报掌门人:《纽约时报》绝对不卖 ●华宇集团与重庆晨报联手打造重庆首份社区报 ●德国报纸行业市场出现危机 发行量和收入锐减 ●纽约时报网站宕机 转投社交媒体发全文报道 ●印度纸媒得到发展良机 地方报纸发展空间大 国内纸媒转型实践的7种现状8月6日,贵阳市云岩区政府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贵阳举行《招商引资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据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将在贵阳云岩三马片区,建设贵阳南方文化产业园,预计投资18亿~20亿元。 贵阳南方文化产业园建成后,将不仅成为贵阳市的“文化客厅”及文化研发商业中心,也将作为西南地区文化地标建筑。园区将涵盖媒体群、创意设计生产、网络新媒体和高端金融科技办公四大重点领域。 据悉,云岩区此次招商引资建设贵阳南方文化产业园,旨在集文化产品创意生产贸易、文化会展和教育培训、产业资本孵化和体验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云社区”。 该文化产业园占地200多亩,将设创意总部和生产基地、文化展示和销售中心、学术交流及教育培训中心三大功能区。 据介绍,贵阳南方文化产业园建成后,将注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科技文化产业资源优势,重点引进IMB创业媒体云等战略性新兴企业。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记者 何颖 联手IBM打造媒体云计算中心 南方报业转型探路8月8日,南方报业集团正式与IBM、软通动力在江苏昆山签订合作仪式,三方将共同在江苏昆山建立一个基于媒体的云计算中心。 这次合作受到了传媒界的广泛关注,因为这有可能给正在转型中的中国传媒业找到新的盈利方向。IBM全球副总裁Peter D. Murchison表示,IBM在本次合作中投入了云计算、大数据等最新的技术,这是IBM在大中华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和新媒体相关的云计算中心。 而南方报业则投入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资讯产品资源,利用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新的技术,可以让南方报业这样拥有海量信息数据的新闻集团找到新的商业模式。 南方报业及IBM的高层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目前的媒体形态正由大众媒体向个性化媒体方向转型,只有通过云计算这样的技术手段才能顺应这一趋势。 到目前为止,参与合作的各方尚未公布本次合作所产生的资讯产品的最终呈现形态,但相关人士指出,具体的产品很快就将推出。 《三秦都市报》云报纸正式上线8月8日,《三秦都市报》云报纸正式上线,这是陕西省第一家将图像识别技术与纸媒相结合的媒体。《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了解到,这一云报纸主要通过“报纸+手机”的模式进行,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拍摄报纸图片的方式,打开云端海量信息。 据了解,用户需要在手机安装名字叫“云拍”的客户端,而这个“云拍”不仅可以拍《三秦都市报》的内容,还能拍全国29家报纸,包括北京的《京华时报》、深圳的《深圳晚报》、杭州的《都市快报》、济南的《齐鲁晚报》和《山东商报》、甘肃的《嘉峪关日报》、南京的《金陵晚报》等。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老读者抱怨中国报刊亭日渐消失8月初,两条新闻业的消息引入注目:美国最负盛名的报纸之一——《华盛顿邮报》转嫁IT巨头亚马逊创始人;太平洋这边,中国著名的经济类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的创始人刘洲伟在微博上宣布离职转投新媒体。纸媒是否正走向衰落?记者走上街头,试图从日渐消失的报刊亭中寻找一些答案。 “记者:您一个月大约能赚多少钱呢? 报刊亭主:主要是卖水,报纸销量下滑太厉害。 记者:一般是什么年龄段的人买报纸,具体多大? 报刊亭主:买报纸的大多是五、六十岁的老年人,二三十岁的很少看报纸。不好干了,协议到期我们就不干了,转给别人。” 记者在北京一个地铁站附近和一位报刊亭主聊天发现,虽然这里人来人往,可以说位置不错,可是报刊杂志的销量依然不太好。而且卖一份报,摊主只挣1到2毛钱,卖一份杂志挣1到2元块钱。于是,卖点饮料、零食、电话充值卡成了摊主维持经营“没办法中的办法”。 曾经承载了中国人数十载阅读记忆的报刊亭正在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5月,河南郑州市区的最后一座报亭被拆除,在南京、郑州、北京、杭州等地,城市建设、市容整顿、卖报利润低等等,都是报亭消失的原因。来自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数据显示,仅邮政系统的报亭,从2008年至2012年底,全国就拆了1万多个,目前全国仅剩不到3万个。 是人们不再需要报刊亭了吗?南京的一个媒体调查透露,在接受调查的283位网友中,276位网友在报刊亭买报,214位网友认为报刊亭传播文化,方便了购买需求。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仍有不少读者钟情于在报亭买报,无论是出于下班路上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004511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