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铜粉导电的研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保型铜粉导电的研制.pdf

摘 要 本实验分别以双酚 A 型环氧树脂和咪唑为基体胶和固化剂,甲醛为还原剂,邻苯二甲 酸二丁酯为增塑剂,用铜粉(300 目)作导电填料,添加适当的偶联剂和稀释剂,制备了各向 4 同性铜粉导电胶。通过L (3 )正交优化实验,获得了制备铜粉导电胶的最佳质量比。实验研 9 究得到了偶联剂的种类及用量、导电填料的质量分数、晾置时间、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等 因素分别对其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影响的一般规律。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得出了环氧树脂与咪唑间的最佳固化质量分数比,借助 X 射 线能谱仪(EDS)分析了铜粉预处理前后含氧量的差异,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铜粉包覆硅 烷偶联剂后分散性的变化,采用 X 衍射(XRD)和热重分析(TG)验证了硅烷偶联剂能显著提 高微米级铜粉的抗氧化性能,利用万能数字电表、拉伸机、烘箱和恒温恒湿水浴箱分别检 测了铜粉导电胶的体积电阻率、剪切强度和抗老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1)当m(环氧树脂) :m( 咪唑)=100 :8,m(偶联剂) :m(铜粉)=1% ,m(还原剂) :m(铜粉)= 6%,铜粉添加量为整个体系质量的 65%,且添加钛酸酯偶联剂时,制备的各向同性铜粉导 -3 电胶试样的体积电阻率可达 1.5³10 / Ω²cm,剪切强度为 5.52 MPa 。经6 个月自然老化后, -3 其体积电阻率为 3.3 ³10 / Ω²cm,且在 180℃的高温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 但在 50℃85%RH 湿热条件下的抗老化性能逊色。 (2) 以上述成分和比例制备的导电胶体系的渗流阈值是65%,低于该值时,铜粉导电胶 的导电性随着铜粉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剪切强度却相反,随着铜粉质量分数的增大 而降低。此外,各个成分及用量对其性能的影响也不一样。 (3)实验表明,固化温度为 120℃时间为 3h 时能获得性能较好的导电胶,且固化前适当 的晾置对于提高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同样有益。 (4)SEM 检测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对提高铜粉的分散性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是很明 显。 (5)XRD 和 TG 检测分析表明,用硅烷偶联剂对铜粉进行改性的方法的确能提高铜粉的 高温抗氧化性能。 关键词:铜粉,各向同性导电胶,体积电阻率,拉伸剪切强度,抗氧化性; I Abstract For the copper-filled 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s formulation, we used bisphenol-A type epoxy resin, imidazole as curing agent for the system and incorporating formaldehyde as reducing agent, along with dibutyl phthalate and silane couple agent, and adding Cu powders of 45µm diameter as conductive fillers. Optimal properties of Cu-filled ICAs were achieved by the 4 L (3 ) orthogonal experiments. In addition, the factor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properties of 9 conductive and mechanics were studied through adding different kinds of silane couple agent, weight percents of Cu, curing time and curing temperature, respectively.

文档评论(0)

chengben002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