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医生”周月华先进事迹:丈夫背我去行医 .docVIP

“最美乡村医生”周月华先进事迹:丈夫背我去行医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美乡村医生”周月华先进事迹:丈夫背我去行医

“最美乡村医生”周月华先进事迹:丈夫背我去行医   在重庆市北碚区西河村,有一位普通却又不平凡的乡村医生。普通的是她也和许多同行一样,每天背着医药箱在沟壑密布的山水间跋涉,为偏远地区居民祛病除痛;不平凡的是她几乎“爬”遍了方圆20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靠的却是一根拐杖和丈夫的后背。她就是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乡村医生”中获得“最美乡村医生”荣誉的周月华。     身残志坚,追梦的女孩从不轻言放弃   1969年,周月华出生在西河村。周月华不满一岁的时候,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这意味着周月华终生都无法正常行走。每当看到小伙伴们快乐嬉戏的时候,她的心中都有种失落感。但是残疾并没有摧垮她的意志,身残志坚的她,并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因为残疾,她比别人学习得更加刻苦。虽然行动不便,周月华的心态依然乐观向上。每天放学,她赶着回家打猪草,等母亲忙完再到地里将她打好的猪草背回家。喂猪、做饭、洗衣,凡是农村健康孩子能干的,她都干。   转眼间周月华中学就快毕业了,她觉得该为自己的未来打算一下了。她想学一门手艺,就进了一所职业中学学电器修理。然而修理电器,需要搬动电视、冰箱等大物件,有时候还要上门服务。”你力气小,腿脚又不方便,这一行不适合你。我觉得你可以学医,做一名医生不是你从小的愿望吗。”父亲经过深思熟虑后给女儿建议。“我的确很想当一名医生,治病救人,可是,我真的可以吗?”周月华有些不自信,但当想到学医能让更多乡亲脱离疾病的困扰,她接受了父亲的建议,坚定了自己学医的信心。   1987年,周月华几经波折,凭着执着的精神,终于如愿地成为一所卫校的特殊学员。原本想这下可以实现她成为白衣天使的梦了,但两年后,卫校毕业的她找工作却四处碰壁,有关工作人员的一句话至今让她记忆犹新:这年头正常人的工作都安排不过来,何况你一个残疾人。她委屈极了,但也正是因为这句话触动和激励了她,她发誓一定要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找不到正式的工作,我就自己开一间诊所。西河村离柳荫镇有近10里路,周月华觉得村民看病很不方便,极需要有诊所为他们提供医疗服务。   周月华将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200元,加上父母赞助的家中仅有的600元积蓄作为开诊所的启动资金,又把家里堂屋修整了出来做场地,药品采购则靠两个弟弟用小竹筐一筐筐往回背,1990年11月,周月华的“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正式挂牌营业了。对西河村的村民们来说,周月华这儿是个看病拿药的卫生室。但对于周月华来讲,开诊所既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又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更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是三全其美的事情。   天赐佳缘丈夫的脊背给予我无限力量   最开始行医时,周月华拄着拐杖在山间行走,出诊时那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也曾让她朦朦胧胧产生过“很难坚持下去”的感觉。但近18年间,这种感觉却再也未曾出现过,因为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条左腿——她的丈夫,艾起。   周月华还记得,与这个朴实寡言的男人第一次相遇是在村边的小道上。当时她正挎着药箱,拄着拐杖出诊,而他刚从沿海打完工回乡,两人面对面走着,眼神忽然就交汇在了一起。当时周月华并没有想太多,但艾起的心却一直停留在这个女孩的身上……很快,艾起就托人去周月华家里提亲,周月华问艾起:“你为什么会愿意和我这样一个身体有残缺的人在一起?”艾起红着脸说:“是你的自强自立、乐观向上的精神打动了我,我很想和你一起去追寻美好生活。”周月华娇羞着说道:“你要考虑清楚,如果我们结婚,你是要背我一辈子的。”不善言辞的艾起回答:“我早就考虑清楚了。”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两人志趣相投,两颗心紧紧的依偎在一起。   1995年,艾起与周月华喜结良缘。婚后,周月华的父母将邻近西河村小学的一套三层旧楼房送给女儿当嫁妆,这里邻近公路,出入方便。夫妻俩就将卫生室也搬了过来。在这之后,无论上山还是涉水,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只要周月华出诊,就有艾起----这个周月华的“专职司机”。有路的地方开摩托,没路的地方艾起便会揽起周月华的手,用宽阔的后背将她背到病人家里。就这样,周月华趴在丈夫的背上,翻过这座山,越过这个岭,为村民服务。周月华被丈夫背着出诊的场景,成了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每个月,周月华都要到柳荫镇的医院去报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账目和明细。艾起会骑着摩托载她去医院,然后在窗口外等待。从镇医院出来后,周月华和艾起会到镇上的市集上去买些日用品。这是两人最轻松的时光了。除此之外,周月华一直都在忙。平日里,家中洗衣做饭这样的活基本都是艾起在做。有时周月华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艾起就把亲手做好的热腾腾的饭菜端到她跟前。诊所的药品需求大,周月华列出清单后,采购药品、给特殊病人送药,只要艾起有时间,他保证会完成任务。艾起是村里的会计,除了本职的工作,这个憨实的男人默默地承担下

文档评论(0)

wdyg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