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讲 犯罪人.ppt
———— 犯罪心理学 ——第3讲 犯罪人郑莉芳 四川大学法学院9.27-29 犯罪的过程 犯罪人 一、犯罪人的多维视角 1、犯罪学上的犯罪人: 概念: 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应被采取制裁或矫治措施的人。 包括 a.犯罪人(狭义刑法上) b.严重违法或越轨的人 c.违法或越轨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 d.未决犯 案例:裸聊? 某日,36岁的家庭主妇张某在家中利用计算机在某视频聊天室,以聊天室管理员的身份,组织多人进行视频“裸聊”时,被治安支队民警抓获。 后被检察院批准逮捕,并以聚众淫乱罪被起诉。 裸聊是犯罪吗? 附相关条文: 1、聚众淫乱罪指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聚集男女多人集体进行淫乱的行为。 《刑法》301条 2、利用互联网建立主要用于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的群组,成员达三十人以上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建立者、管理者和主要传播者,依照刑法第364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定罪处罚。 2010年高法高检《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 聚众淫乱罪? 传播淫秽物品罪? 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 通过语音、视频等现代通讯介质,看客虽能达到生理与心理上的刺激,但看客与表演者并没有实际的、直接的身体接触与行为 —— 看客行为各具独立性、并未实际参与淫乱活动 —— 没有刻录的淫秽画面,事后具有不可现性,很难认定为淫秽物品 —— 利用网络聊天室进行色情活动,按《解释》对传播淫秽物品的定罪标准虽不要求牟利,但仍规定了一定数量 —— 张某仅仅是寻求刺激,并不具备牟利目的 犯罪人的多维视角 a.生物人 生物机能 生物学差异 生物适应性 b.思想人 人有思维 人有目的性 生物人 a. 对生命体的自我调节功能 人体的主要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肌系统、外皮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及眼睛。 例:怎么解释 鸡皮疙瘩? 冷刺激 —— 感觉细胞通知大脑 —— 大脑命令收缩汗毛下的竖毛肌 —— 拉动毛根,使皮肤紧密 —— 阻止热量散失,保护内部器官,并调节和保持体温。 皮肤自我保护作用的一种表现。 讨论:你做过噩梦吗? 生命发生学——睡眠和做梦不是人类所独有的,是生命有机体长期进化和发展的产物,是为适应环境而遗传的机能 思 维—— 梦不受人类控制,非意识状态;但又与生活密切相关,也不是一种纯粹的生理现象。 人类梦境是一种潜意识表现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2、外界刺激可以致梦 冰水 —— 42% 闪光灯 ——23% 潜意识? 弗洛伊德的精神三性: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精神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意识: 指心理的表面部分,是同外界接触直接感知到的稍纵即逝的心理现象 服从 于现实原则, 调节着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 压抑着心理中那些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 前意识:指潜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是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中介环节。 潜意识:指人的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和本能冲动的替代物.具有能动作用, 它主动地对人的性格和行为施加压力和影响. 一般情况下,它很难或根本不能进入意识 但是,当前意识丧失警惕时,有时被压抑 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噩梦的产生原因: 1、器质性疾病的微弱信息传递 一、敲打头,可能患脑部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 二、听到怪响,可能是听觉中枢有病变。 三、气管被卡,呼吸不畅、窒息,呼吸系统有病变。 四、被追、恐惧、叫不出、跑不动,惊醒后出汗、心跳加快,预示心脏动脉供血不足。 五、走路不稳,身体扭曲,肢体沉重,并伴窒息感且惊醒,心绞痛前兆。 六、从高处坠落,但还没落到地面就已惊醒,可能是心脏病先兆。 七、梦到洪水、沼泽、溺水等,可能肝胆系统和肾脏有病变。 2、白天受到强烈的情绪压抑 一位女士经常梦见巨浪把她推向大海,身边的人离得很近,但她却连“救命”两字也无力喊出. 后了解得知:该女士工作和家务负担极重,常常力不从心,但因自尊又不愿向周围人求救。梦境中的险恶场面,正是她生活困境的特殊描绘 b. 生物学差异 人种、血缘、环境影响下的某些生理特点 遗传的结果: 因 素质差异 而 导致不同应对刺激的反应方式; 因 环境刺激不同 产生的不同行为反应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70年—前399年) “凡面黑者,大都有为恶的倾向”,后发展为颅相说 早期 龙勃罗梭“天生犯罪人”: 1、犯罪人有特殊的体格和异常心理 2、犯罪是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