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断性检查介入性诊断治疗的麻醉精品.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断性检查介入性诊断治疗的麻醉精品.ppt

第三十五章 诊断性检查及介入性诊断治疗的麻醉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教学要求 1、熟悉诊断性检查及介入性诊断治疗的麻醉特点。 2、掌握诊断性检查及介入性诊断治疗的麻醉处理原则。 重点 诊断性检查及介入性诊断治疗的麻醉处理原则。 难点 麻醉处理原则。 第一节 手术室外麻醉的特殊性 与麻醉工作指南 一、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1. 不利于麻醉操作及观察病人;影响急救的进行。 2. 禁用易燃易爆的麻醉药; 3. 防护和观察的矛盾; 4. 设备相对不齐全; 5. 暗室面积狭小; 6. 术中体位变化对生理的影响 四、手术室外麻醉指南 可靠的备用供氧 吸引装置 废气清除装置 足够的能满足基本麻醉标准的检测仪和一个自动充气的人工呼吸器 充分安全的电源插座 具有蓄电池的照明设备能清楚地观察病人和麻醉机 可供麻醉医师活动的足够空间 备有除颤仪、急救药品及其他急救设备的急救车 麻醉处理 成人常用麻醉药有芬太尼和咪达唑仑; 婴幼儿肌肉注射氯胺酮(4-6mg/kg); 小儿咪达唑仑与氯胺酮复合静脉用药;起效快,效果稳定,可获得满意的镇静状态,适用于需时较长的侵入性检查。用氟芬合剂,小量分次静脉滴入,复合氯胺酮(1-2mgl/kg)分次静脉注射; 小儿于检查前30min肌注地西泮(0.2~0.3mg/kg)或咪达唑仑(0.1~0.3mg/kg),消毒铺巾前用面罩间断吸入或用开放法滴人七氟醚或安氟醚,此法诱导快,清醒亦快。 丙泊酚把控输注,复合短效麻醉性镇痛药,可较好的完成此类检查治疗。 五、CT与MRI检查的麻醉 (一)CT检查 要求:1、保持不动 2、使用造影剂时,气道保护不当,可误吸 3、无法观察和紧急处理病人 注意事项:氯胺酮与依托咪酯不单独使用 脑立体定向,局麻+镇静,注意呼吸道 小儿麻醉,注意气道和氧合情况,注意返流,误吸 注意体温和保暖 * 目的: 1 减轻痛苦 2 减少生理干扰,保证安全 3 促进检查治疗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4 采取特殊体位的病人难以耐受体位不适,小儿和意识障碍者必须麻醉 二、造影剂及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 1.造影剂毒副作用(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为1/4万) 2.造影剂与麻醉药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三、技术操作的危险性 各种内镜检查与治疗,有可能造成被检查脏器的穿孔;心导管检查可引起大血管损伤,而致严重出血,亦可能引起气栓和严重心律紊乱;快速加压注射造影剂或腹腔内注入CO2都可能发生并发症。 第二节 麻醉处理原则 原则:减轻痛苦及不适;保证安全;避免影响检查治疗的准确性的因素 注意 麻醉前解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尽量避免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一过性兴奋 术前应对病人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和并存疾病有全面了解,充分评估器官损害程度和代偿能力 麻醉技术的选择 麻醉医师应熟悉各种检查的主要操作步骤 连续监测病人氧合、通气、循环与体温变化 第三节 常用的诊断性检查及 介入性诊断治疗的麻醉 一、脑血管 、脑室及气脑造影的麻醉 1.脑血管造影的麻醉 原则: 确保注入造影剂时安静不动,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避免颅内压升高 麻醉选择:局麻(成人,能合作者) 基础麻醉或全麻(小儿,不合作者) 并发症:颈动脉血肿;失血;血压降低(造影剂) 2.脑室及气脑造影的麻醉 要求:安静合作维持颅内压 麻醉方法:局麻(成人,能合作者) 基础麻醉或全麻(小儿,不合作者) 注意: 禁用氧化亚氮 颅内压高禁用氯胺酮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呼吸骤停 二、心血管系统检查及介入性治疗的麻醉 原则:病人安静配合,血压心率稳定,保持自主呼吸,避免吸氧 麻醉方法:局麻(成人,能合作者) 局麻加基础麻醉或全麻(小儿,不合作者) 全麻用于镇静失败、不合作或因呼吸衰竭需行气道控制的病人 麻醉前准备:(同全身麻醉)成人在检查前1h,可口服地西泮或肌肉注射咪达唑仑加用适量镇痛药。4岁以下小儿和婴幼儿,可不用术前药。4岁以上小儿可给予适量术前药,一般不用阿托品,以防引起窦性心动过速。肺动脉高压者可用吗啡为术前药(0.1mg/kg)。 并发症 心律失常 低血压 心衰,肺水肿 心梗 导管相关并发症 血管穿刺相关并发症 呼吸抑制 晕厥,脑缺氧 显影剂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