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解剖精品.pptVIP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耳部解剖精品.ppt

听骨是人体中最小的骨头 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它的体积并不与动物体型成有比例的发展,称负性体形变异 它的小形化,与它需要传输最微弱的声信号有关 咽鼓管 鼓室端开口称鼓口,鼻咽端的开口称咽口 分骨部和软骨部两部,成人全长约3.5cm,外1/3是骨部,呈开放性,内2/3为软骨部,静止状态时闭合成一裂隙,做张口、吞咽或者咀嚼动作时,咽鼓管开放,借此调节中耳的气压,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与水平面40度角。 向内前下斜行 狭窄部(骨与软骨的交界,称为峡) 小儿咽鼓管特点及影响 短,宽,水平 由此导致----- 鼓窦:是位于鼓室后上方的含气腔。 乳突:为鼓窦和鼓室的外扩部分。 (气化程度及影响) 内 耳 inner ear 内耳又称迷路(labyrinth),深藏在颞骨岩部中 外层骨质为骨迷路,其内有随骨迷路分布的膜管或膜囊,名膜迷路,骨迷路与膜迷路间充满外淋巴液,膜迷路含内淋巴液,两者互不相通。 分耳蜗、前庭、半规管三个部分,含听觉和前庭器官,与听觉相关的主要是耳蜗 骨迷路 耳蜗为蜗牛状结构,起于前庭,底周相当于鼓岬。盘绕约2.5~2.75周,将其展直,骨管长约35mm,从蜗底到蜗尖的高度约5mm。由两个膜(前庭膜、基底膜)分隔为三部分: 前庭阶、中阶(膜蜗管、膜迷路)、鼓阶 前庭:为一不规则椭圆形腔,前通耳蜗,后通骨半规管,内壁为内耳道底,外壁为鼓室内壁的一部分。有前庭窗和蜗窗。 前庭内面自上而下的骨嵴—前庭嵴,前下方球囊隐窝,后上方椭圆囊隐窝。 骨半规管:位于前庭后上方,有三个弓状弯曲的骨管,互相成直角。依次为前、后、外半规管。每个半规管两端均开口于前庭,一端膨大称壶腹。其中前半规管内端和后半规管上端合成一个总脚。所以三个半规管有五个孔通前庭。 膜管和膜囊组成,悬浮于外淋巴液中 包括前庭内的椭圆囊和球囊,骨半规管内的膜半规管,耳蜗内的膜蜗管,彼此联通。 椭圆囊及球囊分布有位觉斑(囊斑),感受位觉,上有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的神经上皮。毛细胞上方覆盖一层胶质膜(耳石膜),由多层碳酸钙结晶为主的颗粒(耳石、位觉砂)及蛋白质凝合而成。 膜迷路 囊斑及膜半规管的膨大部分壶腹嵴,均为前庭神经末梢感受器 基底膜上的内外毛细胞、支柱细胞和盖膜组成的Corti器(螺旋器),是听神经末梢感受器,也是听觉感受器的主要部分 耳的生理 听觉、平衡 声波:能产生听觉的震动波 物体每秒震动的次数为频率,单位赫兹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20000赫兹,对1000—3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 声强是声音的强度(单位时间内声波作用在与其传递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分贝为单位。 听阈: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声强 纯音听力测试 听觉功能:空气传导、骨传导 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①气导: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锤骨→砧骨→镫骨→前庭窗→外淋巴→内淋巴→螺旋器感音→听神经(神经冲动)→听觉中枢 ②骨导:颅骨→外淋巴→ 内淋巴→螺旋器感音→听神经(神经冲动)→听觉中枢。 正常情况下,传输至内耳的声音是通过鼓膜听骨链,骨传导不起很大的作用。 外耳主要收集并传递声波,外耳道共振 声音抵达两耳的时间差和强度差—声源定位 中耳传递并放大,类似阻抗匹配器 内耳:耳蜗感音,对声音信息分析、编码 如果没有中耳装置,声音直接通过椭圆窗传导,听力会损失30 dB。中耳实现两个传声系统中的阻抗匹配,通过三个放大机制: (1)听骨链的杠杆作用,放大系数1.3 (2)鼓膜与椭圆窗面积差 (3)鼓膜呈锥形 鼓膜面积约为85mm2,有效振动面积55 mm2,椭圆窗面积3.2mm2,二者比为55/3.2=17.7,因此,声压经鼓膜到达内淋巴的压力放大是17×1.3=22倍,可提高听力27 dB 咽鼓管的生理功能 保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 气压性中耳炎 引流作用 防声作用 防止逆行感染 平衡功能:维持人体平衡,需要本体感受器(骨骼肌),视觉(眼球)及前庭器官的相互协调,其中又以前庭系统最为重要。 前庭(球囊斑及椭圆囊斑)接受直线加速度的刺激,半规管接受角加速度的刺激。通过前庭神经传至中枢,再经传出神经引起一些列反射运动,维持平衡。 每年的3月3日爱耳日 思考题 1、小儿为什么更易得中耳炎? 2、咽鼓管的生理功能 3、膜迷路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4、声音的传导路径 5名词:听阈 corti器 耳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冯明波 颞骨 颅骨两侧,镶嵌于顶骨、蝶骨、颧骨和枕骨之间 鳞部、鼓部、乳突部、岩部、茎突 耳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耳廓、外耳道 中耳: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四部分,与听觉功能关系最直接的是鼓室 内耳:骨迷路、膜迷路 外 耳 ext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