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ppt第一章 概 论精品.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ppt第一章 概 论精品.ppt

“机电一体化”含义 “机电一体化时代” 以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逐步向机械领域渗透,并与机械技术有机地结合,为机械增添了“头脑”,增加了新的功能和性能,从而进入以机电有机结合为特征的“机电一体化时代”。 是使系统(产品)高附加价值化,即多功能化、高效率化、高可靠化、省材料省能源化,并使产品结构向轻、薄、短、小巧化方向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生活的多样化需求和生产的省力化、自动化需求。 第二节 优先发展机电一体化的 领域及其共性关键技术 优先发展的机电一体化领域必须同时具备下述几个 条件: ①短期或中期普遍需要; ②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 ③具备或经过短期努力能具备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 ④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的领域 。 优先发展的系统 (或产品)领域实现机电一体化,必须解决这些系统 采用微电子技术所面临的共性关键技术,这些共性关键技术有检测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伺服驱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精密机械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 第三节 机电一体化系统 构成要素及功能构成 构成要素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由 机械系统(机构)、 电子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 动力系统(动力源)、 传感检测系统(传感器)、 执行元件系统(如电动机) 五个子系统组成 。 系 统 (产品) 基 本 构 成 功 能 构 成 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要求系统能对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即工业三大要素)进行某一处理,输出所需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目的功能” : (1)变换(加工、处理)功能; (2)传递(移动、输送)功能; (3)储存(保持、积蓄、记录)功能。 系统目的功能 主 功 能: 实现系统“目的功能”直接必需的功能 。 动力功能: 向系统提供动力、让系统得以运转的功能 。 计测功能: 对系统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进行检测与计算处 理的功能。 控制功能: 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使系统正常运转以实施 “目的功能”。 构造功能 :使构成系统的子系统及元、部件维持所 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关系所必需的 功能 第四节 机电一体化系统构成 要素的相互连接 机电一体化系统由许多要素或子系统构成,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必须能顺利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与交换。为此,各要素或各子系统相接处必须具备一定的联系条件,这些联系条件就可称为接口(interface)。 构成要素之相互联系 (一) 变换、调整功能 (二 ) 输入/输出功能 1) 零接口 2) 无源接口 3) 有源接口 4) 智能接口 根据接口的变换、调整功能,可将接口分成以下四种: 1)零接口。不进行任何变换和调整、输出即为输入等,仅起连接作用的接口,称为零接口。例如输送管、接插头、接插座、接线柱、传动轴、导线、电缆等。 2)无源接口。只用无源要素进行变换、调整的接口,称为无源接口。例如齿轮减速器、进给丝杠、变压器、可变电阻器以及透镜等。 3)有源接口。含有有源要素、主动进行匹配的接口,称为有源接口。例如电磁离合器、放大器、光电耦合器、D/A转换器、A/D转换器以及力矩变换器等。 4)智能接口。含有微处理器,可进行程序编制或可适应性地改变接口条件的接口,称为智能接口。 例如自动变速装置, 通用输入/输出LSI(8255等通用I/O)、GP-IB总线、STD总线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