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描绘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蓝图,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而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我们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这一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③有利于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之梦。
(2)为什么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①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而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就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进行文化创造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我们进行文化创造提供了宝贵资源,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为我们进行文化创造了浓厚实践基础,这都有利于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从而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农村存在的赌博问题,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1)现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否则就会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难以搞好。赌博的盛行,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生产生活秩序,破坏了社会秩序,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以,当前,在农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加强对农民的引导教育,在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实农民的精神生活;培育文明风尚,创建文明乡村。
⑵、在当今世界,文化是“软实力”,文化生产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竞争。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⑶、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⑷、文化是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消费,陶冶人情操。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备哪些有利条件?
2.(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为文化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过程中,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我国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4)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不断增强,逐步树立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9.怎样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求)
9.(1)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有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10. 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0.(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吧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2)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体来说就要有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责任的历史担当。要有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4)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
材料一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山东大学生村官历年行测、申论真题及下载.doc
- 2013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2013年医学基础知识预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 2013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
- 2013年必修二会考复习纲要.doc
-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doc
- 2013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理科数学(全国新课标).doc
- 2013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基础文化考试大纲.doc
- 2013年网络公关公司十强评比结果.doc
- 2013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doc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