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化催化蒸馏合成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过程研究
摘要
化学反应过程是化学转化技术的核心,如何提高化学反应过程效率,
始终是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重要研究任务。各类反应过程与分离过程耦
合强化反应过程成为现代化学转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催化蒸馏技
术是将非均相催化反应过程和蒸馏过程有机耦合强化反应过程,具有能耗
低、操作简单、投资少等优点,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化学转化
过程技术,在乙酸酯生产工业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从已商品化的四种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中筛选出了一种对合成乙酸
乙酸和乙酸丁酯具有良好催化性能的凝胶型强酸性树脂A。通过对树脂酸
性离子交换树脂的表征,认为其催化酯化反应的差异性主要是由一S03H
的含量和活性引起的。研究了粉碎、部分金属离子、温度预处理、重复使
用及再生等因素对树脂A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树脂A催化
剂经粉碎后对其催化性能影响不大,催化剂的选择好。树脂A与Fe2+、
化活性恢复较差;与Fe3+结合后,其催化活性有所增加。树脂A重复使
用15次后,其催化活性未见明显下降,在乙酸乙酸和乙酸丁酯体系的溶
失率分别为0.35%和0.15%(训=%),树脂A可在180℃下使用。
在催化剂用量0.089催化剂·g乙酸~,反应2小时,反应温度为67.7℃,
乙酸:乙醇的摩尔比为3:1,乙醇的转化率为90%以上。当乙酸:丁醇的摩
尔比为3:1,催化剂用量为乙酸加入质量的O.089催化剂·g乙酸~,反应温度为
80.5℃,反应2小时,丁醇的转化率为90%以上。在同时催化合成乙酸
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混合酯化反应时,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乙醇和丁醇的
转化率比单独进行的酯化反应要低一些。当乙酸:乙醇:丁醇的摩尔比为
乙酸:乙醇:丁醇的摩尔比为2:1:o.8,反应2小时,乙醇的转化率为69.94%,
丁醇的转化率为63.04%。
在间歇釜式反应器中研究了树脂A分别催化合成乙酸乙酯和乙酸丁
酯的动力学模型。在消除内外扩散条件下,采用初始速率法,分别获得了
树脂A催化合成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拟均相动力学方程。在催化剂用
量为0.01665,-4).08333
合成乙酸乙酯的拟均相动力学模型可描述为:
x
-5935
一rA=@+0.03863)x 9‘4脚(CACB—CECW/3.96)
K-358.5
K,
在催化剂用量为0.01665,-4).08333踟·gA_1,反应温度为336.3
树脂A催化合成乙酸丁酯的拟均相动力学模型可描述为:
x
-rA=@+o.02579)x
合成乙酸乙酯动力学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8.3%;
合成乙酸丁酯动力学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8.5%;两个
模型的置信度为98%。
在034mm的填料塔中,采用填装小型陶瓷拉西环的流化催化蒸馏
塔,以空气.水和空气.水.催化剂细粉为研究体系,研究了液相中树脂细粉
的加入对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和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液相
中细粉催化剂的加入,对填料塔压降的影响不大。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
液相中树脂含量的增加,填料层中的持液量有增加,塔的分离能力有所提
高。当液相中树脂细粉含量为4%时,塔的分离能力比无树脂细粉时提高
约1/5。
在034mm的流化催化蒸馏塔中连续合成了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乙
醇从塔下部的Y。o进料口进料,乙酸从塔上部的Y3进料口进料,乙酸中
催化剂量为0.05
g催化剂·g乙酸~,进料乙酸与乙醇摩尔比为2.5,塔项用99.5%
的高浓度酯液以取出粗酯量的2.5倍“回流”,釜液循环,合成乙酸乙酯
含酸。乙醇的单程转化率为97.35%,乙酸乙酯的收率为98.27%。丁醇从
塔的Y9进料口进料,乙酸从Y3进料口进料,乙酸中催化剂量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