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藏铁路冻土沼化斜坡湿地路基稳定性研究.pdf
摘要
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修建铁路路堤,不仅改变了天然地层与外界
的热平衡关系,从而使整个地温场、冻土上限及冻土活动层的厚度都发
生了变化,使路基各部分产生不均匀变形。安多试验段位于冻土湿地区·
有一定的自然斜坡,并且有小范围的热融滑塌,地质情况特殊,需要对
安多试验段路堤稳定性进行试验研究。
本文以青藏铁路安多试验段实测数据为基础,对该路堤、天然地表
的地温变化规律特征以及多年冻土人为上限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
究,同时对路堤的横向水平位移与竖向差异沉降规律进行了总结。在此
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模拟了未来30年路堤内部的温度场变化情况,并分别
完成了路堤冻融交界面与圆弧滑裂面的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路基填料为不良级配砂砾土,土粒间空隙大,在暖季可以减少热量
的流入,在寒季能提高热量的传出,对多年冻土起到保护作用。由于太
阳辐射和路堤走向的影响,路基温度场在时间上不同步,在空间上不对
称,导致路堤不均匀沉降和纵向裂缝的发展。地温呈正弦周期波动,变
化幅度随着深度增加衰减,并滞后于气温的变化。冻土路基下的人为上
限与天然上限相比有了不同程度的抬升,开始进入路基本体,片石通风
高路堤有利于维持多年
will theheat
subs劬dallydhange
Rait啪y姐Ib如k咖tconstnlc硒n姐p锄如sC
and thea
ma鹤旺ans董Ⅱbalan∞bctw∞n£he掣oImd戳lI】fa∞舡Id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多年冻土的分布面积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23%,我国的多年冻土
分布面积约占世界多年冻土分布面积的1096,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1.5%,
其中大部分多年冻土分布在中低纬度、号称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上。
青藏高原不仅号称世界屋脊,以其海拔之高闻名于世,而且又以纬度低,
山体年轻,高差大等特点引起地质、地理、地球物理、大气、以及动物、
植物、生态、环境等诸多学科学者的关注。它占据我国青海、西藏两省
区和新疆自治区、四川、云南、甘肃的部分地域“1。
在建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自青海省西部重镇格尔木引出,
溯格尔木河、昆仑河而上,直攀海拔4768m的昆仑山垭口:而后进入楚
玛尔河高平原,先后翻越可可西里山、风火山,跨越长江源头的沱沱河、
通天河,到达本线的最高点——唐古拉山垭口;再经安多县、滨错那湖,
至藏北重镇那曲;此后翻越念青唐古拉山,经当雄、羊八井至拉萨。铁
路线全长1118km,北起西大滩,南至安多路南10km红岭附近,长约632km
的沿线均属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穿越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长度约
为550km,其余82km穿越岛状不连续多年冻土区,全线海拔4000岫以
上的地段长约为965}曲。正是由于青藏高原的特殊性,在这样的地区修
建铁路,“冻土”问题,即多年冻土区的筑路技术问题这一世界性难题,
也就摆在了我们面前。冻土问题是青藏铁路建设的主要技术难题,其特
殊性和复杂性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同时,在青藏高原多年冻
土地区修筑铁路选择什么样的路基形式,也是保证铁路建设成功的关键
因素。而且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及工后铁路的正常运营,必须考虑多年
1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冻土的冻胀、融沉、不良地质现象以及伴随其过程发生的力学、热学及
化学等现象。
在多年冻土区修筑铁路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世界上第一
条横贯西伯利亚冻土区的铁路,自1892年开始兴建,到1905年日俄战
争期间,莫斯科与弗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威)之间己开行了直通列车,至
今已运行了九十五年。为了适应西伯利亚的大规模开发。前苏联在1941
年颁布了第一部多年冻土地区铁路勘测、设计和施工的技术规程。目前
km铁路穿越整个西伯利亚冻土区,全国共
俄罗斯的铁路网中已有7000
有15000km铁路通过多年冻土地区。加拿大也有三条铁路干线,自南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