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段文言实词词义创新.ppt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 文言文复习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1.通过分析汉字字形推断词义 2.通过分析汉字字音推断词义 3.借助成语中的词义推断 4.迁移课本中的用例推断 5.根据语境推断词义 6.借助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 7.借助语法结构推断 8.借助上下文语义推断 分析汉字字形 汉字是属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字意有密切联系,通过分析汉字(主要是会意字、形声字)结构,可以辨明词义。 例2:2006年江西卷,翻译句子。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 译文:家中窥见(这种情形)的人,都诧异惊愕,不能猜测我的意图在哪里。 例3:2004年重庆卷,翻译句子。比到,其下仅有在者,皆体发癯焦,人不堪视。 等到到达的时候,他部下中还活着的人全都身体瘦弱,毛发枯焦,人们不忍心看。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利用它和本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的特点,找出本字,就可辨明词义。 例1:(2006年江西卷,翻译句子。) 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 分析汉字字音 例2: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2006年江西卷,翻译句子。) 借助成语 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可借助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 借助成语 例1: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2004年湖北卷,翻译句子。) 例2:意气益厉,乘胜逐北。(2004年天津卷,翻译句子。) 解析:联系成语“意气风发” “再接再厉”来译,在这两个常见成语中“意气”是“意志和气概、精神”,“厉”是“奋勉、激励”的意思。 译文:精神更加奋勉,趁着胜利追击败兵。 迁移课本用例 文言文考题出自课外文本,而答案常在课内课文,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推断文中实词的含义。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拔,攻取)“已拔赵,必先移兵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拔,攻取)“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附,依附,归附)“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氓》乘,登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北,败逃者。) 例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1年全国卷)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根据语境_根据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 文言文中结构整齐的句子,处在相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利用这一特点,可求得一些词语的正确解释。 根据语境_根据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③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资治通鉴·唐纪八》)注:③表: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竿。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根据词语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例3:2008全国I卷11题, 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渊圣,(廖)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 根据语境_根据上下文语义 例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8湖北10题) B. 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 受业:传授学业 例2:2008北京6题 A.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吾岂其负之,何以至此?” 吏闻者自伤悔????? 欺负:压迫、侮辱 根据语境_根据上下文语义 例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撰《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而属为序其端。国藩陋甚,齿又益衰,(1)奚足以语文事? 根据语境_根据上下文语义 例4:2007天津15_(2)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注]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 (2)故曰‘夔一足’,非‘一足’ 根据语境_根据上下文语义 例5: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2004年湖北卷,翻译句子。) 例6: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2004年江苏卷,翻译句子。) * 例1:2004年全国卷,翻译句子。 郡不产谷物,而海出珠玉,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译文: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阯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分析汉字字形 分析汉字字形 分析汉字字音 解析:指通“旨”,主旨、思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