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果实着色与花素苷合成机理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果实着色与花素苷合成机理研究

缩略语表 Abbreviations PAL ammonia 苯丙氨酸氨解酶 phenylalaninelyase CHS chalcone 查儿酮合成酶 synthase CHI chalconeisomerase 查儿酮异构酶 F3H flavanone 黄烷酮.3.羟化酶 3-hydroxylase DFR 4-reductase 二氢黄酮醇还原酶 dihydroflavonol ANS anthocyanindinsynthase 花色素苷合成酶 LDOX leucoanthocyanidindioxygenase 花白素双加氧酶 UFGTUDP transferase glucose-flavonoid3-0-glucosylUDPG:类黄酮.3.O.葡糖基 转移酶 AN anthocyanin 花色素苷 ABA abscisicacid 脱落酸 MDH malate dehydrogenase 苹果酸脱氢酶 PEPCphosphoenolpyruvatecarboxylas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NADHnicotinamid—adenin dinucleotid·hydroeen还原型辅酶I OAA oxalaceticacid 草酰乙酸 PEP phosphoenolpyruvat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4 中文摘要 李(Prunus spp.)是蔷薇科李属植物,中国李为我国原产,我国李的栽培面积 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研究相对落后。目前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的李有中国李、 欧洲李、美洲李、樱桃李和一些杂种后代。李果实外观色泽丰富,有绿色、黄色、 粉红、红、紫红、紫黑、蓝紫等。本文以不同色泽的李为试材,建立了果皮内花色 素苷的液相检测方法,分析了不同色泽李果皮内花色素苷的种类和含量,研究了李 果实发育过程中花色素苷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了套袋、乙烯、温度和有 机酸对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结果如下: 优化了李果皮花色素苷的浸提方法,即5mL19I-i值2的甲醇甲酸提取液在4℃下 浸提8小时较好。建立了李果实中花色素苷的HPLC测定方法,用4种花色素苷标 样检测发现,李果皮中花色素苷主要是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 同色泽的李果皮中两种花色素苷含量不同,欧洲李果皮中花色素苷种类不同。 大石早生在幼果期PAL活性高,随果实发育下降后持续上升,果实着色期,PAL 性不断增加,着色开始后,花色素苷含量增加,PAL活性逐步下降,两者呈显著负 随后逐渐下降,该酶活性变化与花色素苷积累无明显相关性。大石早生在整个果实 珀在着色初期至果面全着色(花后12周),UFGT活性与花色素苷的变化一致,此 后随果皮中花色素苷浓度增加,酶活性下降,在此期间果皮内花色素苷浓度增加缓 慢。在成熟前,花色素苷含量又迅速增加,UFGT活性也增强。UFGT活性与花色 素苷含量在着色期无显著相关性。 果袋的透光率与果皮外观色泽有密切关系,透光率越高,a}越大,果皮颜色越 红。白色果袋与对照、红袋与黄袋果实外观无显著差异,白袋与红袋,黑袋(完全 不透光)与黄袋,红袋与黄袋处理之间的果实外观色泽存在显著差异。果实成熟时 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与纸袋的透光率呈正比,波长580nm以上橙、红光的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