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們也有亮麗的毛色-淺談小鼠毛色和遺傳學
清流月刊 中中華華 民民國國九九十十八八年年十十 月月號號
論述 大陸透視 法令天地 資通安全 科技新知 康生活 生態保育 文與藝 友善校園 、快樂學習 其他
科學家們從小 鼠毛色變異的研究 中 ,發展出相當重要的基因轉殖動物模式 。
我我們們也也有有亮亮麗麗的的毛毛色色 --淺淺談談小小 鼠鼠毛毛色色和和遺遺傳傳學學
◎ 靖永皓 ‧黃苡瑋
談到實驗動物 ,許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 「小 白鼠」 ,事實上實驗動物包含所有用於科學研發過程 中的脊椎及無脊椎動物 ,常見的有 :果蠅 、線
蟲 、青蛙 、斑馬魚 、小 鼠 、大 鼠 、天竺 鼠 、兔 、犬 、貓 、靈長類等 ;研究人員依據研究類型的不同 ,選擇合適的物種作為實驗動物 。小 鼠 (Mus
musculus )的確是研究者最常使用的實驗動物之一 ,因為牠屬於小型哺乳類 ,體型小 、壽命短 、繁殖能力強 、繁殖速率高 ,在結構及功能各方面與人類
相似 ;基於試驗空間及時間限制的考量 ,小 鼠的操作方便性及前述的特性 ,再加上可以利用人為育種探討基因遺傳特性 ,確實相當適合作為實驗動物
的模式 。然而 ,小 鼠的皮毛有許多不同的變化 ,並非只有 白色而已 。
從從可可愛愛寵寵物物 鼠鼠到到超超級級實實驗驗 鼠鼠
距今約三千一百年前 ,飼養寵物 鼠的文字紀錄就出現在我國一部解釋辭義的辭典 - 《爾雅 》之 中 。寵物 鼠在17世紀早期 ,由 日本引種到歐洲 ,並
在18及19世紀的歐洲開始掀起飼養風潮 。飼主因為個人的喜好而選擇性地飼育寵物 鼠 ,因此出現有著各種可愛毛色的老 鼠 。20世紀初 ,科學家開始將小
鼠使用在遺傳學實驗 ,科學家利用不同毛色小 鼠互相交配 ,觀察其產出的子代毛色 ,驗證了孟德爾遺傳定律(Mendels laws)在哺乳類動物 中一樣適用 ,這
是老 鼠毛色變異(coat color mutation)首次被運用在遺傳學實驗上 ; 數年後 , 美國傑克森實驗室 ( T h eJackson lab )創始人之一的遺傳生物學家Clarence Cook
Little培育出第一個小 鼠近親繁殖品系(inbred strain)—DBA ,用於毛皮基因和腫瘤新生疾病的研究 ,並接續培育出許多現在廣為使用的小 鼠品系 ,包括A 、
CBA 、C3H 、C57BL/6和C57BL/10等 。由於小 鼠毛色變異可直接以肉眼在活體小 鼠身上觀察 ,當控制毛色之基因變異不會造成致死狀況時 ,這種變易 鼠
就會較其他遺傳突變 鼠更容易維持及繁殖 ;科學家因此意識到 ,小 鼠毛色變異是 肉眼可見的遺傳標記 ,可作為一般遺傳分析 、區辨各近親繁殖品系小
鼠 、產製基因改變 鼠(Genetically altered mice)過程 中的簡易工具 。
想要了解小 鼠毛色變異發生的原因 ,首先我們要知道毛色是怎麼形成的 。毛囊位於皮膚的真皮層 中 ,是製造毛髮的工廠 ;毛髮生長歷經生長期
(anagen) 、退行期(catagen)和休止期(telogen) ,不斷重複循環 ,稱之為毛髮生長週期(hair cycle) 。
圖片來源 :
在毛囊裡有黑素細胞(m e l a n o c y t e) ,負責色素的形成 ;黑素細胞內的特殊胞器—黑色素體(melanosome)是色素形成和儲存的地方 。在小 鼠胚胎發
育第8.5天時 ,不具色素的黑素母細胞(melanoblast)會出現在神經脊 ,並在胚胎發育的第 12.5至13.5天時遷移至發育 中的毛囊內 ,黑素母細胞在毛囊內形成
兩群黑素細胞 ,即已分化的黑素細胞及黑素幹細胞(melanocyte stem cell) 。已分化的黑素細胞在小 鼠出生後第4天開始形成黑色素 ;黑素幹細胞則保留在毛
囊隆突部 ,在之後的毛髮生長週期 中提供新的黑素細胞 。黑素細胞內的黑色素體主要有兩種 ,分別形成並儲存黑色素(melanin) ;真黑色素體含有黑色和
棕色真黑色素(eumelanin) ;褐黑色素體含有紅色至黃色褐黑色素(pheomelanin) 。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2性狀的遺傳焦點9孟德爾遺傳定律.pdf
- 用遗传算法进行瑞利波反演.pdf
- 不确定的遗传-environmentalhealthperspectives.pdf
- 基于进化稳定策略的遗传算法-citeseer.pdf
- 第四章遺傳演算法.pdf
- 專案經理的角色與職責.ppt
- 什么是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wfh.org.pdf
- 癌症遗传风险评估视频文本专业人员肿瘤教学讲座癌症遗传风险评估.pdf
-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业锋教育在线.ppt
- 第四节遗传力的估算及其应用一、遗传率的概念遗传率(heritability)或.pdf
- 中国软质小麦品种戊聚糖含量的遗传变异及其与饼干加工-cimmyt.pdf
- 巴金森氏病與遺傳基因前言-taiwansocietyofinternalmedicine.pdf
- 乾旱逆境下水稻f2族群之遺傳變異-行政院農業試驗所.pdf
- 由香港中文大学主辦遗传学课程1拷贝数变异--从产前到产后课程通知.pdf
- 了解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understandinghereditarybreastand.pdf
- 2013年9月高新区hr培训课件---《有效运用绩效考核处理-企业培训.ppt
- 2型糖尿病遗传病因学研究的现状和展望-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pdf
- 黑龙江省早熟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分析及应用评价-农学学报.pdf
- 阅读-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平台.pdf
- 第三章遗传的基本规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