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组网时间同步技术创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线传感器组网时间同步技术创新.ppt

萤火虫同步的特点 同步可直接在物理层而不需要以报文的方式实现。直接用硬件实现,使得同步精度不会受到MAC延迟、协议处理与软件实现等的影响。 由于对任何同步信号的处理方式均相同,与同步信号的来源无关,因此可扩展性以及适应网络动态变化的能力很强。 机制非常简单,不需要对其它节点的时间信息进行存储。萤火虫同步算法的一个限制是要求每个节点具有相似性,但这种机制在非相似节点所组成的网络下能否起到同步的作用,目前还不清楚。 由于萤火虫同步的理论研究还远未结束,工程实用性还有待考察。 萤火虫同步技术的未来发展 萤火虫同步技术对耦合延迟、耦合强度、耦合性质、初始相位、网络拓扑等因素很敏感。虽然在如两个振荡器的同步收敛性等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仿真研究,研究者在某些结论上还不能达成一致的认识。但可以认同的一点是:在实际系统中,基于萤火虫同步策略的同步技术会取得在一定误差范围内的同步。 内容提要 基本概念 传统与挑战 典型时间同步协议 新型同步机制 总结 总结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时间同步不仅要关注同步精度,还需要关注同步能耗、可扩展性和健壮性需求 经典的时间同步协议侧重于同步精度和同步能耗的需求,采用时钟飘移补偿、MAC层时间戳技术以及双向报文交换来提高同步精度,充分利用无线传输的广播特性来降低同步能耗 萤火虫同步侧重于提高可扩展性和健壮性。非常适合于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时间同步算法分类 基于Sender/Receiver的时间同步 通信双方中的发送节点需要记录时间消息发送时刻的时间信标,而接收节点则需要记录时间消息接收时刻的时间信标,同步过程中只需要一次通信。 该模式的代表算法是FTSP, DMTS 。 基于Receiver/Receiver的时间同步 在实现时间同步的过程中,节点只需要在接收时间消息的时刻记录时间信标,而发送时刻不需要记录时间信标,节点只需要知道接收到时间消息的精确时刻。 典型协议有RBS等。 基于Pair-Wise(成对)的时间同步 这种算法利用成对同步方法进行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间的时间同步,然后扩展到整个网络形成网络的时间同步。 此类算法使得网络的同步报文开销较大,对于低开销要求较高的工业无线网络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且同步阶段所用时间随节点数目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不适合对快速性要求较高的工业无线网络。 典型的算法主要有TPSN等。 主要参考文献(详见原著) [1] Elson J., R?mer K..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 new regime for time synchronization. ACM SIGCOMM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 2003, 33(1): 149-154. [3] Elson J., Girod L., Estrin D.. Fine-grained time synchronization using reference broadcasts. In: Proc. 5th Symposium on Operation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Boston, 2002, 147-163. [4] Ganeriwal S., Kumar R., Srivastava M.. Timing-sync protocol for sensor networks. In: Proc. 1st ACM Conference on Embedded Networked Sensor Systems, Los Angeles, 2003, 138-149. [7] Mills D. L.. Network time protocol (Version3) specific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analysis. University of Delaware, DARPA Network Working Group Report: RFC-1305, 1992. [13] Miklos M., Branislav K., Gyula S., Akos L.. The flooding time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In: Proc. 2th ACM Conference on Embedded Networked Sensor Systems, Baltimore, 2004, 39-49. [14] Su Ping, Delay measurement time synchronization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tel Research. Be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