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境学童 缘起, 问题与反思.pdf
跨境学童:缘起、 问题与反思
跨境学童:缘起、问题与反思
陈友华 佴 莉
内容提要 本文考察了跨境学童产生的背景,研究与分析了长期游走于双城(香港和深圳)
之间对儿童的学业、语言习得、社会交往、身份认同及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影响,揭示了赴港生子
与跨境学童现象背后的社会因素,最后又对孩子的真正需要、港人的身份风险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跨境学童 问题 影响因素
陈友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210093
佴 莉,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210093
体。深港学生跨境上学自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
一、问题的提出
出现,到2000 年,有越来越多的非香港户籍夫妇(简
“跨境学童”是指拥有香港户籍、平日在港校读 称“双非”)选择到香港生子。直至2010 年的10 年里,
书,但在深圳居住和生活、需要往返通关的学生群 “双非”港生宝宝约有 18 万余人(表1)。这些孩子到
表 香港近 年新生儿情况(单位:人; )
1 10 % 了适学年龄后,有部分加入到跨境学童的行列,且人
父母皆为 父母皆为 占当年 数每年都呈上升趋势。
年份 总数 香港居民 非港居民 新生儿%
2001 48400 40590 620 1.28 如今,赴港产子热潮中的部分港生宝宝已达入
2002 48500 39994 1250 2.58 学或入园年龄,他们是留在内地就学还是赴港读书?
2003 46200 36168 2070 4.48
2004 47900 34902 4102 8.56 在深港两地不同的社会文化与教育制度下,跨境学
2005 57300 28148 9273 16.18
童是否能很好地适应?香港政府是否欢迎这一批孩
2006 65800 40318 16044 24.38
2007 69600 42795 18816 27.03 子回流香港就学?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值得我们
2008 78700 46203 25269 32.11
进行研究与思考。
2009 82100 46211 29766 36.26
2010 88500 49678 32653 36.90
合计 633000 405007 139863 22.10 二、跨境学童产生的背景
资料来源:《双非港生儿童赴港就学群体日益庞大家长忧心》
1. 内地计划生育与香港鼓励生育
2012.2.15 深圳之窗。/city/2012-02/15/con-
tent_2894007.5.htm 近年来,内地计划生育政策虽有所松动,但基本
114
江苏社会科学 年第 期 社会学研究
2012 4
内容仍没有改变。一些不符合政策要求的夫妇将赴 (4)义务教育与服务帮助
港产子看成是逃避内地计划生育的首选之策。按照 尽管说教育费用本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正相关,
我国《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超生子女社会抚 但因为香港政府承担了其中绝大部分的教育费用,所
养费的征收标准,分别以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