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南昌天主教堂调研 只有我,感受着天堂之光,那一刻我离上帝那么近 教堂简介 松柏巷天主堂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罗家塘82号(原松柏巷57号),全名为“圣母无原罪堂”。建于1922年,2006年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圣母无原罪堂由法国传教士孟德良于1922年主持建造。天主堂坐东朝西,总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其中教堂占地面积1363平方米。教堂建筑为罗马式风格。圣母无原罪堂原为九江教区南昌总铎区的总堂,1946年江西总主教府成立后,总主教周济世将主教府自九江迁至南昌,自此南昌升为主教区,松柏巷天主教堂成为江西总主教府(与南昌主教府合一)总主教(与南昌主教合一)的座堂。“文革”期间教堂被封闭,改作中共南昌市委党校礼堂,后又改为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政府礼堂。 1986年教堂归还给天主教会,恢复宗教活动。恢复后的江西省天主教爱国会和1980年成立的江西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均设在教堂内,是江西教区主教座堂。 在离圣母无原罪堂仅百余米的松柏路27号还有一座小型天主堂,外观为南昌传统民居式。 环境简介 a.地理位置 位于松柏巷57号(八一广场西南500米) 南昌一中对面 市委党校旁边 b.周边环境 处于八一广场周边的小区,对面是南昌一中。位于市区繁华地带,集中了教育 商业 旅游 文化资源,反映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昌的旧貌。但是随着城市进程加快,该地区的人口密度不断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显示出较狭窄拥挤的局面。 c.选址特点 教堂的选址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且靠近城市中心,更易于传播天主教文化。 总平面 天主堂总体分为前后两部分,从西边进入,前部分为小庭院及小广场,后部分就是天主堂主建筑了。 广场 庭院 平面与功能 教堂平面形式为拉丁十字式,从西入口柱廊进入为礼拜堂,礼拜堂尾端为最为重要的圣龛区,此为十字的纵向臂,礼拜堂两侧贯通的侧厅形成另横向臂,区别于希腊十字的两边一样长,拉丁十字的两边不是一样长的,这在南昌天主堂中也得到体现。 教堂的功能分布相对简单,入口柱廊可做休息也可做进入教堂前的准备过渡,中部的礼拜堂则为广大信众提供做礼拜等服务,末端加高台阶的圣龛区为巴西利卡的变形,供神父宣读经文,膜拜圣龛使用,重点突出。 主出入口 次出入口 结构与空间 结构模型 西面 东面 教堂剖面 罗马风的建筑结构采用古罗马的结构技术和建造方法,如拱券,穹窿。结构关系开始整合,石造半圆拱顶代替木造天花,由此产生扶壁,肋骨拱,束拱。 虽然整个教堂为罗马风式教堂,但其为法国传教士所建且重建于上世纪80年代,故整体结构采用了框架结构,摆脱了对立面的束缚。 虽为框架结构,但教堂还是保留了罗马风式的半圆拱顶,且加强了中部空间的高度,加以突出。 外立面采用了半圆形的券柱式结构,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 有爱奥尼克柱式的特点,线脚细致复杂,有类似卷涡的线型,但柱身与典型的爱奥尼克不同。不过由于柱子外面是包裹着木质的外壳,不是由石头或混凝土雕刻而成体现不出西方教堂典型柱子的感觉。柱子柱脚部分也是用木头包裹,更用红漆刷过,破坏了整体的感觉。 柱式 罗马风教堂空间: a.架间单元出现,空间开始整合 b.圣坛外部的环廊与aisle相对,空间处于整合中 空间部分,大体分三个部分,入口、祷告区、讲经区。 入口部分:有一个主入口,入口外有一条外廊,一个过渡空间空间由入口的明到祷告区的暗再到讲经区的明,空间感更强,更加突出讲经区的视觉感受。 长长的中廊,在昏暗的氛围下,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缓步走上,愈发对于上帝的虔诚。与光线下的讲经台形成对比,引人向上。这种型制典型的罗马风格,还包括两边的侧厅,侧厅是信众祷告区。 讲经区的后墙上有两个窗,采光的同时,也是为了营造一种静谧,神圣的氛围。当神父从祷告区走三个踏步走上讲经区,面对信众,身后的窗子透过的光线在其身后的场景,更加衬托其神圣、神秘的感觉 立面与外部装饰 天主教堂正立面,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墙体用四根壁柱强调竖线,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是罗马风教堂的典型布局。底下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用更深的颜色勾勒拱券,使拱券突出,使得正立面的主入口丰富强调起来。屋顶是教堂必备的十字架,象征着建筑物的性质。左中右三个被柱子分割的大体块分别嵌入了一大两小的玻璃圆形天窗,正上方设有塔钟,这种布局使得教堂内光线幽暗,给人一种神秘宗教气氛和肃穆感及压迫感。整体感觉古朴又不失教堂威严。 侧立面材质选用朴素的红砖墙面和长拱形玻璃窗,橘红色的窗框略作点缀。侧门简单朴素,与正立面不产生冲突,整体上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