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习——衬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产实习——衬砌.doc

目录 前言 ii 第1章、 实习内容 1 1.1 隧道施工 1 1.1.1 姜源岭隧道概况 1 1.1.2 隧道地形、地质条件 1 1.1.3 隧道工程施工顺序 8 1.1.4 洞口与明洞工程 9 1.1.5 隧道开挖 10 1.1.6 初期支护 17 1.2 技术标准 25 1.2.1 公路等级 25 1.2.2 设计速度 25 1.2.3 隧道建筑限界 25 1.2.4 设计交通量 25 1.2.5 汽车荷载等级25 1.2.6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25 1.3 执行规范 25 结束语 25 附图 26 前言 生产实习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统一。在实习过程中,我以实习生的身份深入到路桥施工单位实习场所,在项目部师傅们的指导下,认识工程施工工作,顺利完成了四周的实习任务。同时,也为大学毕业后从事工程打下良好基础。 生产实习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进行的最后几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学生直接参加的基础工程、地基处理、边坡围护等工程实践,更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使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融会贯通,完成上岗前技能训练,以达到巩固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尤其是专业理论知识;全面熟悉施工过程、掌握钻探工程、基础工程施工、工程勘察、掘进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钻探工程、基础工程、工程勘察、掘进工程、岩土工程等领域的工作,分析解决实际工作只中的技术问题、实验研究新工艺、新方法打下实践基础等目的。 实习内容 隧道施工 姜源岭隧道概况 姜源岭隧道进口位于梅仙镇西元冲,出口位于梅仙镇井冲。隧道进口右侧距106国道约500m,有乡间公路与国道相通,交通较便利。隧道里程:左线ZK32+265~ZK34+120,全长1855m,右线YK32+270~YK34+055,全长1785m。隧道左线平面除中间段882.47m位于R=4500m的圆曲线上外,余均设为直线,纵面设坡率为-2.25%的单向坡;隧道右线平面除中间段996.517m位于R=4050m的圆曲线上外,余均设为直线,纵面设坡率为-2.3%的单向坡。隧道进出口为分离式,洞口为削竹式结构。 隧道地形、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根据钻探、物探及地质调绘,隧道区地层岩性由新至老有第四系坡残积土和燕山期的二长花岗岩及元古界冷家溪群绢云母砂质板岩。 第四系土层 主要为种植土、坡洪积粉质粘土及破残积砾质粘性土;分布于隧址区的山坡、坡脚及沟谷低洼处。其结构特性如下: 1-2种植土:分布于隧道进、出口地段的缓坡及低洼处,层厚0.70~0.80m,层底标高200.30~210.60m,随地形而起伏。深灰、褐黄色,呈软塑状,湿;以粘粒为主;含少量沙砾及植物根系。 2-1粉质粘土:局部分布于隧址区进、出口地段的低洼处,仅在钻孔SCZK77中揭露。层厚1.00~1.50m;层底标高199.30m;灰黄、灰黄色;可塑状;含少量碎石;粘性一般。切面粗糙。 3-2砾质粘性土:呈层状较连续分布于隧道进、出口地段的缓坡地段;层厚2.10~5.50M,层底标高176.50~207.90m。褐黄、灰黄色;可塑状;主要有粘粒、粉粒组成,含20~30%的石英砾或花岗岩碎砾石;粒径2~40mm;粘性较差;切面粗糙。 3-3碎石土:局部分布于隧道进、出口地段的缓坡及沟谷地带,仅SSZK287、SSZK487孔揭露到;层厚1.50~3.70m;层底标高236.38~373.05m。褐灰色,浅灰色;稍湿;稍密妆;主要有花岗岩碎砾石组成;含块石及少量泥质、砂质。岩芯松散。 4-1粉质粘土:局部分布于隧道进、出口地段的缓坡地带,在SSZK290揭露到;层厚6.50m,层底标高163.20m。褐黄色为绢云母砂质板岩风化残积土,湿,可塑。标贯实验击数8`13击,平均11击。 4-2砾质粘性土:局部布于隧道进、出口地段的缓坡地带,层厚3.20~4.50m,层底标高203.04~226.48m。褐黄色,湿,硬塑状;主要由粉粘粒、石英质砂质、长石及云母碎片组成土;砾石含量30%;粘性较差;切面粗糙。土质不均匀;岩芯呈柱状标贯试验击数25~31击;平均27击。 基岩 下伏基岩为燕山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元古界冷家溪群绢云母砂质板岩,其中花岗岩主要分布在隧道进口段至洞身段(ZK32+260~ZK32+844、YK32+260~YK32+799段),局部地段表层分布有绢云母砂质板岩盖层;地表出露强、中化层,裂隙较发育,裂隙产状250o∠59o。 绢云母砂质板岩分布在隧道洞身出口段,具浅变质;呈中厚层夹薄层状,局部夹有绢云母板岩;地层产状210o~240o∠18o~37o;地表多出露强风化层,出口段局部出露中风化层,岩石裂隙发育,裂隙产状0o ~2

文档评论(0)

克拉钻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