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第三讲《水循环和水运动规律》课件(新人教版)..ppt

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第三讲《水循环和水运动规律》课件(新人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第三讲《水循环和水运动规律》课件(新人教版)..ppt

(3)根据暖流和寒流的概念判断: 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或水温低于所经海区的洋流——寒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或水温高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暖流。 (4)根据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进行判断。 主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示例1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区,从河南流入安徽进入中游,淮河在安徽五河县东往洪泽湖,流入江苏进入下游。洪泽湖水一部分向南,经京杭运河流入长江,一部分向东,从苏北灌溉总渠注入黄海。 材料二 下图是安徽地形图、安徽降水分布图。 (1)简述安徽降水的分布规律,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2)简述淮河水系的特征。 (3)试分析解放前淮河流域“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原因。 (4)要消除淮河流域的水、旱隐患,应该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答案 (1)从南到北逐渐减少,皖南和皖西有两个多雨中心。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从南向北递减,皖南和皖西因受地形影响,多地形雨,形成两个多雨中心。 (2)北岸支流长而多,水流缓;南岸支流短而少;淮河没有天然入海河道。 (3)地形上:淮河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易成涝灾;地势低洼,加之淮河中下游为地上河,排水不畅,易成洪灾;地势平坦,不利于蓄洪,枯水季节缺水严重,易成旱灾。气候上:受夏季风强弱不同影响,锋面雨带在淮河流域徘徊时间长,连续降水,易成洪涝灾害;锋面雨带停留过短,降水稀少,易成旱灾,冬春旱情较为常见。水系上:淮河水系具有羽状分布的特点,支流主要分布于北侧。当雨带位于淮河北侧时,此侧支流同时进入汛期,加剧了干流的泄洪压力。 (4)上游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修建水库,调节洪峰。中游加固大堤,利用低洼地建立蓄洪区。下游疏通河道,增加泄洪能力。 方法点拨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对象是题目所提供的图文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源自对基本知识的调运和读图技能的把握。第(1)题,该小题属于地理事物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的阐释论证性问题,一般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并要求把握“点”、“线”、“面”分别为哪种分布趋势。①“点”状分布一般有“沿某个方向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中的分布方位;②“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③“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大致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 该小题“降水分布规律”属于“线”状分布规律,并受季风强弱进退发生变化。第(2)题,河流的水系特征主要从水系结构、流程和流域、河道和流向等方面描述,结合题目提供的材料可获取相关信息。第(3)题,由题目提供的信息材料可知淮河流域的地形、气候及水系特点等造成其水旱灾害频繁。第(4)题,整治淮河流域的水患灾害要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进行。 易错点:不会判读等潜水位线 示例2 下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 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1)~(3)题。 (1)钻孔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为 ( ) A.10米 B.5米 C.2.5米 D.0米 (2)地下水流速 ( ) A.①处=②处 B.②处=④处 C.①处>③处 D.③处>④处 (3)排水沟位置选择最合理的是 (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答案 (1)B (2)C (3)C 错因分析 本题学生在两个地方最容易出错:(1)不知道如何判断地下水的流速,其实只要迁移地表水流速的影响因素即可;(2)立体感不强,对排水沟的位置判断错误,错选④处。第(1)题,钻孔井甲的地面海拔为15米,潜水面高度为10米,所以其潜水埋藏深度约为5米。第(2)题,迁移地表水流速的知识可知,影响地下水流速的主要因素是潜水面的落差,潜水面落差越大,在重力作用下潜水的流速越快。由此可知潜水面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下水流速快。第(3)题,排水沟应选择在潜水汇流并且埋藏较浅处,排水沟应与潜水等高线平行。 纠错感悟 等潜水位线类似于等高线,它是潜水位相等的点连成的线,一般绘在地形图上,绘制方法与等高线类似。潜水位高低与地势起伏相一致,所以等潜水位线数值可以反映地势高低起伏。利用等潜水位线可以确定潜水的流向及流速、潜水的埋藏深度,选择水井的位置和排水沟位置,判断潜水与地表水(如河水)的相互补给关系等。 一、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青海湖流域1960年以来降水、气温和水位变化图”。读图,完成1~3题。 1.1970年以来,青海湖的变化是 ( ) A.面积增大、水位升高 B.面积增大,水位降低 C.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