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的选取标准.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诗经典MOOC 课程第一讲 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 主讲教师:胡可先 二 《唐诗三百首》的选取标准 一个很好的文学选本,不仅仅要选择好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要体 现选家的思想和特定的取舍标准。《唐诗三百首》作为一个著名的选 本,不仅有编者的选诗标准,而且体现了选家的诗学观点与当时诗坛 风气的映照。其选诗标准与诗学观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取正不取变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目的是便于初学,因为学慎始习,故入门 须正。当时的家塾学僮,后来可能参加科举考试,并步入仕途,因此 从小学习,思想就必须纯正。为了适应这个要求,违背儒家正统思想 的诗都没有选入。本于这一原则,编者对于盛唐诗,尤其是李杜诗选 得最多,而对中唐时期代表诗坛“新变”诗作选得很少。白居易诗仅 选六首,元稹四首,韩愈五首,柳宗元五首。数量不仅与盛唐无法相 比,甚至比晚唐李商隐的诗还少了许多。现在有些书常常批评《唐诗 三百首》很少选反映历史风貌与民生疾苦之作如白居易的《新乐府》、 《秦中吟》等作,实则是不了解该书的选诗标准而枉为批评之词。具 体地说,《唐诗三百首》这一选取标准,也与另外选本《唐诗别裁集》 具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唐诗三百首》的蓝本是沈德潜的《唐诗别裁 集》,沈氏之选即以儒家的“温柔敦厚”作为选诗宗旨,更宗盛唐, 主李杜。孙洙编选《唐诗三百首》时,沈德潜还在世,其影响更是很 大。这里,我们举一正一反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正的例子,孙洙选诗 与沈德潜崇尚的“温柔敦厚”的宗旨完全一致。孙洙在 【郑畋《马嵬 1 坡》诗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 宫井又何人”的批语中说:“唐人马嵬诗极多,唯此首得温柔厚之旨, 故录之。”】反的例子,孙洙受沈德潜的直接影响还表现在对于沈氏错 误的因袭。如《唐诗三百首》中的 【《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实际上,这 首诗题目为《台城》,而《金陵图》另有其诗:“谁谓伤心画不成,画 人长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后者才是题《金 陵图》绘画的诗。而检这一误植,实始自《唐诗别裁集》。而今上海 古籍出版社的本子则已将“金陵图”改为“台城”。但孙氏也不为沈 氏所囿,而有所突破。如沈氏不选李商隐《无题》、杜牧《赠别》,盖 因其从礼教出发,摒弃艳情之作,且矫枉过正,以至于描写恋情诗也 弃之不取,而孙氏则更注重艺术,注重影响,故选诗较为公正。 (二)取易不取难 《唐诗三百首》既为家塾课本,为一般学子指导治学门径,故所 选诗都是“脍炙人口之作”,并无艰涩难懂之句。选诗时,大概遵从 取易不取难的原则。凡是历史背景过于复杂,典故本事过于广博,文 理过于艰深,用意过于隐晦之诗,都不在选取的范围。所选之诗,都 当时一般学童易于理解的。在艺术形象方面,凡怪怪奇奇,质木无文, 缺乏审美价值的作品也不选入,所选作品的艺术形象都能为一般读者 所欣赏领会。在声调方面,凡诘屈聱牙,不便吟咏,难于记忆的都不 入选;所选者一般都是音节和谐,富于音韵感的作品。在语言方面, 也选取一些较为通俗而不是故意作难的文字。有些书认为《唐诗三百 首》的缺点还在于没有选杜甫的《洗兵马》、《北征》等作品。其实并 不是编者没有注意到,而是这些作品比较艰深,不易为一般读者所接 受。编者所选的每一首诗,都是动了一番心思的。但是,《唐诗三百 2 首》与《千家诗》不同的是,除了启蒙的作用外,还是唐诗的一部精 选本,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学习和利用,即编者序中所说的“白首 亦莫能废”。 (三)取情不取理 编者在序中特别提到了《千家诗》,说它的优点在于“易于成诵, 故流传不废”。但随后又批评其唐宋兼选,殊乖体制,工拙莫辨。故 孙洙选诗,专主唐人。孙洙摒宋而专选唐人,是与其选诗标准主情相 关。一般认为,唐诗主情,宋诗主理,唐诗多以丰神情韵见长,宋诗 多以筋骨思理取胜。通观古代诗歌,历代作者,多有制作,各自名家, 而大致不能超越唐宋之范围,诗选家也不得不于此有所抉择。孙洙处 于王士祯、沈德潜主盟文坛之际,流风所及,宗唐派处于极盛阶段自 不得不受其影响。而且当时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