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生物学绪论创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微生物学绪论创新.ppt

绪 论 一、复习基本概念  (一) 微生物(micro-organism ): 概念: 存在于自然界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学的开山鼻祖---列文虎克的显微镜 微生物的特点 体积微小 结构简单 繁殖迅速 容易变异 分布广泛 种类繁多 分布广 广泛分布在土壤、水、空气和动植物及人体的体表及人体各种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表面。 85公里的高空、11公里深的海底、2000米深的地层均有微生物 近100℃的温泉、零下250℃的环境中也有微生物 同学们要牢固地树立有菌的观念 微生物的种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非细胞结构型微生物 (acellular) 无典型的细胞结构,也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由单一核酸(RNA或DNA)和蛋白质组成,只能在活细胞内增殖。 包括病毒以及结构更简单的亚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prokaryote) 细胞的分化程度较低,仅有原始的核,无核仁和核膜。胞浆内无完整的细胞器。 如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放线菌、螺旋体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eukaryote) 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浆内有完整的细胞器,行有丝分裂。 如:真菌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益 参与自然界中C、N、S等元素的循环。 农业方面:杀虫、造肥、固氮…… 工业方面:食品发酵、石油脱蜡…… 医药方面:制药、正常菌群…… 害 引起人类及动植物病害 导致工业产品、农副产品和生活用品 的腐烂和霉烂。 病原微生物 能引起动/植物和人类患病的微生物被称为病原微生物。 如引起人类疾病的结核分枝杆菌、伤寒沙门菌、沙眼衣原体、梅毒螺旋体、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正常菌群(normal fiora) 菌群失调症:当正常菌群在组成和数量上发生明显改变时,称为菌群失调。 当这种失调状态进一步发展,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就称为菌群失调症。 由正常菌群转化而来,在一定条件下引起致病。 致病条件为机体抵抗力降低、寄居部位改变、菌群失调。 (四)临床微生物学 (1)范畴——属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分支学科,与临床医学结合紧密,侧重于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研究。 (2)性质——是一门专业性强的应用学科,是检验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 (3)任务——①研究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特征      ②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③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④对医院内感染进行质控 (4)目的——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依据。 (5)应用价值  ①新病原体不断出现—朊粒  ②古老的传染病,基本控制的又开始回升—结核  ③基本消灭的又死灰复烧—霍乱、登革热  ④一些局部流行的传染病开始快速扩散—AIDS   注:最近几年来,国家非常重视,2004年国务院温家宝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424号》“以人为本,加强生物安全”。 (6)思路与原则 ①确保标本的可靠性 可定位体征者,采取相应部位 无定位体征者,一般取血液 采取方法是否正确 采集时间是否恰当 送检(运送)过程是否正确 ②全面了解机体的正常菌群 皮肤:葡萄球菌、链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丙 酸杆菌、白色念珠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口腔: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肺炎球菌、非致病性奈瑟菌、乳杆菌、类白喉杆菌、放线菌、白色念珠菌、螺旋体、梭杆菌 鼻咽腔: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肺炎球菌、非致病性奈瑟菌、类杆菌 外耳道: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眼结膜:葡萄球菌、干燥棒状杆菌、非致病性奈瑟菌 肠道: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产气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类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真杆菌、乳杆菌、白色念珠菌 尿道: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阴道:乳杆菌、类白喉杆菌、非致病性奈瑟菌、白色念珠菌 ③保证检验质量,所用仪器设备、药品试剂、实验条件。 ④做到三定一结合,定性、定量、定位,结合病情。 ⑤检验工作不能孤军作战,与临床保持联系。 (7)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①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的危险程度分为四类:   第一类:指能够引起人类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 如:鼠疫、霍乱、天花、黄病毒、出血热、脑炎病毒、荚膜组织胞浆菌等29种病原体。    第三类:指能够引起人类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环境不构成严重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