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离我们还有多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月球离我们还有多远   诗曰:   小小银盘故事多,   传说上面有嫦娥。   何时飞去看一看?   也在月球安个窝。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火箭携带中国的第一辆月球车“玉兔”,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又一次取得关键性突破。   因为月亮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古代各民族都有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与传说。中国古代有关月亮的神话就更多了,如吴刚伐树、玉兔捣药等,当然最著名的当属嫦娥奔月的传说了。   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流传了几千年,虽然传下来的“版本”略有出入,但核心故事大体一致。故事说的是,古时候天上出现了10个太阳,烤得海水枯干,大地冒烟,老百姓眼看无法生活下去了。后来,英雄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9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东升西落,为人类造福。后羿立下了盖世神功,受到了百姓的尊敬和爱戴。西王母给了他一包长生不老药,吃了即可升天成仙。后羿舍不得妻子嫦娥和乡亲们,不愿自己一人成仙,就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收藏起来。后羿有个徒弟叫逄蒙,是个奸诈小人,一心想偷吃长生不老药,就寻找机会威逼嫦娥交出来,嫦娥仓促间自己把药全部吞了下去。马上,她便身轻如燕,飘出自家窗口,飞向天空,一直到了月亮上才停了下来。从此,嫦娥居住广寒宫,孤苦寂寞,只有白玉兔为伴。   中国古代有很多与月亮相关的名词,如嫦娥、玉兔、广寒宫、吴刚、桂树,婵娟、银盘、玉盘、团扇、玉桂、蟾蜍、玉蟾、冰蟾、瑶蟾、蟾宫、桂宫等等不胜枚举。古代诗歌辞赋也经常把月亮作为吟咏的对象。以唐代诗歌为例,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等,无不包含着浓郁的乡思与人生感慨。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再只把月亮作为一个寄托情感的意象,而对它的了解越来越多。   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距离地球表面38万公里,只有地球的1/4大小。月球和地球一样,以顺时针方向自转,而且月球也是以顺时针绕着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月球与地球一样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我们看到的白色,只是它反射的太阳光。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零上127℃;夜晚,温度可降低到零下183℃。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月球上的地形和地貌单元与地球相似,但连一滴水也没有,只是一个死寂的荒凉世界。   除了我们能够看到和感知到的月球表面以外,月球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月球上的岩石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富含铁、钛的月海玄武岩;第二种是斜长岩,富含钾、稀土和磷等,主要分布在月球高地;第三种主要是由0.1~1毫米的岩屑颗粒组成的角砾岩。有资料显示,月球上稀有金属的储藏量比地球还多。地球上最常见的17种稀有元素,在月球上比比皆是。月球土壤中还含有丰富的氦3,它可以和氘进行氦聚变,作为核电站的能源。这种聚变不产生中子,安全无污染,是容易控制的核聚变。从目前的科学分析看,月球的氦3蕴藏量大,大约有100——500万吨。如果被充分利用,可以解决人类万年的能源需求。这对于未来能源比较紧缺的地球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因此,许多航天大国已将获取氦3作为开发月球的重要目标之一。   千百年来,人们对月球充满了幻想,试图掀开她神秘的面纱。尤其是19世纪中叶法国人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几乎启发了所有的现代航天先驱们,但人类对太空无限的遐想一直都停留在小说层面。   其实,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试图探测太空的是一位中国人。在明朝初期,有一个官吏叫万户,他本是个木匠,喜爱发明,后来在战争中立了功,到朝廷兵器局供职。后来他厌倦了官场,甚至想到月球上生活。有一天,他特制了一把座椅,把自己绑在椅子上;并且,他在座椅背后装上47枚大火箭,自己两手各拿一只大风筝,然后让人同时点燃47枚火箭,目的是想借助火箭的推力把自己送到太空。可惜,万户失败了,死在了这场事故中。但不管如何,万户试图飞天的努力还是被后人纪念的,有人称他为“航天始祖”。20世纪70年代,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测,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9年9月14日,苏联的无人登陆器“月球2号”撞向月面,成为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紧接着,苏联1959年10月完成绕月飞行,1961年又把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当时正是冷战时代,美国人自然不甘落后。1961年5月,美国宣布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1969年7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