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艺工队”谢幕
台湾艺工队承载了一个时代的特殊使命,那些迥别于靡靡之音的高亢表演,已渐成绝响。日前透露出的消息是,它将在今年底前全部裁撤,彻底走入历史。
台湾艺术工作总队(以下简称“艺工队”)成立于1950年。国民党政府败走台湾后,有感于军队在征战上的无力,遂成立融政治宣教与娱乐于一体的艺工团队。
1978年,台湾政论名嘴胡忠信在台湾服兵役时,每到周末,常有艺工队前来演出。1970年代正是台湾军方艺工队的全盛期,有“台湾明星的摇篮”之美誉。很多超级巨星—像刘文正、费玉清等都是那个时期在艺工队崭露头角。
但胡忠信对艺工队的表演并不感冒。“充满教条,我有独立思考能力,并不爱看这些表演。”
到了胡忠信退役的时候,艺工队走上下坡路。进入1980年代,台湾军方开始兵力整编与人员精简,艺工队受到冲击。在此后台湾军方历次改革中,其编制与经费逐年缩减,由原来各军种和军团都有艺工大队,到2012年仅剩六七十人规模。
艺工队承载了一个时代的特殊使命,那些迥别于靡靡之音的高亢表演,已渐成绝响。日前透露出的消息是,它将在今年底前全部裁撤,彻底走入历史。对此,胡忠信对本刊记者说,“就像盲肠一样,割掉就好。艺工队的存在,现在已经没什么意义。”
明星云集的艺工队
在胡忠信服兵役之前6年,20岁的刘文正进入了军队。那时台湾实行强制性兵役制度,青年男子有参军义务。刘文正此前曾在台视歌唱比赛中获得过第一名,具有音乐才华的他,成为艺工队的一名表演战士。刘文正身材高大,外形俊美,自小就酷爱唱歌,但他的真正崛起,还要感恩于艺工队。他在军中奔走表演期间,认识了音乐鬼才刘家昌,对其助益甚大。1975年,他的第一部音乐专辑和电影面世,一代巨星正式上路。
在国民党迁台之前,也曾在抗战期间于军中成立演剧团队,但规模甚小。蒋介石在失去大陆后,开始一系列反思,其中就包括加强政治工作。艺工队本属政工系统,但在一开始成立时,其名称叫做“国军康乐总队”,直到1965年才更为现名,承担了军队中柔性宣教的功能。在全盛时期,除了联勤总部和各军种总部有甲级艺工队外,军团层级也设有乙级艺工队。
刘文正、费玉清、秦汉、张菲……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艺工队培植明星的能力与明星加冕艺工队的能力相互交错,很多怀揣明星梦的青年,都在服兵役时将这里当做一块可能的跳板。
在相当长时间内,进入艺工队常需有背景的人士引荐。在电视并不普及、流行音乐还不发达的年代,艺工队在演艺界的地位相当重要。曾经还发生过新兵因不能进入艺工队而自杀的事件。
艺工队的表演以歌舞和话剧为主,演出地点包括各军队基地和眷村,带有慰劳性质。与大陆相距甚近的金门,驻军颇多,自然是艺工队时常光顾的地方,金门属离岛,艺工队需自带各种设备,去一次颇为不易。
有时候艺工队也会去农村,或在城市公园内演出。节庆期间,台湾艺工队也借此时机载歌载舞,彰显军民同乐。以1968年春节为例,台“国防部”通令各艺工单位,“动员所有游艺节目”,“掀起军民联欢活动的高潮”,以发挥“官兵爱民、助民精神”。那时电视还不普及,以实地演出为主。台北新公园、中山堂、“国军文艺活动中心”、延平南路实践堂及各通衢要道均成表演舞台。
在野党“炮轰”
“康乐总队”更名“艺工队”之后不久,大陆开始“文革”,而蒋介石则发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以与大陆“文革”的“破四旧”相抗衡,台湾军方艺工队表演的很多曲目中,带有明显的弘扬传统文化与道德的色彩。除此之外,艺工队还要承担为国民党统治歌功颂德的功用。对蒋介石个人,也极尽阿谀,每年蒋介石生日,为其祝寿就成为艺工队的保留剧目。
1965年10月27日晚7时30分,台“陆军总部”下设的艺工队陆光合唱团,为庆祝4天后的蒋介石生日,特在台北市中山堂举办“祝寿音乐大会”。演出的曲目包括由七个乐章组成的“伟大的领袖”,其间有朗诵、独唱,陆军总部军乐队伴奏……(《中央日报》1965年10月26日)
1972年10月22日起,为庆祝蒋介石生日,台军各艺工团队,在文艺活动中心盛大演出11天,展现京剧、豫剧、综艺等各项创新节目,透过剧艺活动,表现“官兵效忠领袖、自立自强精神……及五大信念”(《联合报》1972年10月22日)。五大信念指的是“主义、领袖、国家、责任、荣誉”。
这样的祝寿节目安排,一直到蒋介石去世。进入蒋经国时代,台湾的异见群体日渐崛起,流行音乐也抢夺了民间受众。带有浓厚政治宣教色彩的艺工队,社会影响力受到挑战。“和社会脱节了,没人要看艺工队的表演,很多军人都不想看。”胡忠信说。
在野党也开始挑战艺工队习焉不察的政治倾向,试图斩断其政府经费来源。1992年5月21日,艺工队预算成为台北市议会攻防的焦点。不过,那次争吵的直接原因不是因为艺工队花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