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代乐器分类考
[内容摘要]:中国素有“礼乐之邦”的称誉。传统悠久的音乐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在中国古代悠久的文明史上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著名的西安古乐因其内容丰富、乐队庞大、曲目众多、结构复杂、曲调优美而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它是以打击乐与吹奏乐混合演奏的一个大型乐种,又被称为“西安鼓乐”、“长安古乐”或“长安鼓乐”。 西安古乐是中国几千年流淌的历史回声,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艺术愧宝 ,是中华文明文化的精髓,它就是一部历史,就是文化,就是艺术.更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创造和贡献.
早在周时期,中原正声被视为正统的王室音乐之源头和传统音乐文化的主流。它以海纳百川,辐射四方的特性,在中国传统音乐的起始、形成、发展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力,从而超越了地域性文化的一般意义。周代渐兴采风制度的结果,首先是孕育出部各地歌谣经典。著名歌谣经典,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诗歌总集《诗经》1、“金”类这是指用金属(青铜)制为发音器体的一类乐器,如钟、铙、铃、铜鼓等。继新石器时代之后,青铜冶炼及其乐器制作技术在周时代了很大发展,青铜类乐器逐渐取代早前石、陶乐器的主导地位而成为此期最为引人注目的乐器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是钟类、铙类,此外还有西南民族地区的铜鼓等。钟类乐器包括钟、铺等,均为悬鸣,即器口向下、器甬或器钮向上悬挂于架上演奏;铙类乐器包括铙、钲、句罐等,主要为执鸣或植鸣,即器口向上用手执柄或植柄于案上演奏,偶见有少数悬鸣;铃类乐器包括铃、铎等,腔体内均悬有舌,摇动时舌碰击腔体发声。钟和铙单枚使用时称为“特钟”或“特铙”;多枚不同音高的钟或铙成套编排使用时称为“编钟”或“编铙”。编钟和编铙早期枚数较少,后期枚数增多。铜鼓是一种通体铜铸形如“坐墩”的击器,可平置于地,亦可悬挂击奏。最早出现在文献所称“西南夷”地区。1960年和1975年,考百郡门在云南祥云大波那和楚雄万家坝出土16具此形制铜鼓,年代为战国时期,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之“蛮夷系”铜鼓。 “八音之中,金石为先”。这是说周宫廷和贵族阶层的重大祭典和仪式音乐,都离不开钟、铙类青铜乐器和磬类石(玉)乐器。这些乐器都被视为最珍贵的礼乐“重器”而得到拥有者特殊重视:演奏时,它们多被放置在显要位置,并以数量之多少和形制之大小来显示主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如钟类青铜乐器,按周礼规定:帝王使用时四面排列,称“宫悬”;诸侯使用时三面排列,此称“轩悬”;卿大夫使用时两面排列,称“判悬”;士使用时土面排列,称“特悬”。此即先秦文献所说:王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判悬,士特悬。铜鼓在西南民族中属最为贵重和庄严的礼器,只有在氏族或部落重大礼仪和祭祀活动中才能见到使用这种乐器。2、“石”类这是指用石料、玉料制为发音器体的一类乐器,如磬、编磬等。。磬也是一种礼乐重器,在周上层社会的祭祀礼乐中,具有与青铜乐器相同的地位和作用。 3、“土”类这是指用泥土烧制为发音陶体的一类乐器,如陶埙。埙4、“革”类综上所述,此时期各种乐器因用制作材料质地作为区分标准,按金、石、土、革、丝、木、匏、竹8类来予以划分,故得“八音”之名。这一后来被视作“先祖之规”的乐器分类方法,一直绵延使用了两千余年,直到清代末期才被民间兴起的另一种乐器分类法代替。 周代音乐文化高度发达的成就还可以一九七八年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曾侯乙墓葬中的古乐器为重要标志。虽不属于西安乐器,但其却为考古发掘古代乐器中的一件瑰宝而不得不提。这座可以和埃及金字塔媲美的地下音乐宝库提供了当时宫廷礼乐制度的模式,这里出土的八种一百二十四件乐器,按照周代的“八音”乐器分类法(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几乎各类乐器应有尽有。其中最为重要的六十四件编钟乐器,分上、中、下三层编列,总重量达五千余公斤,总音域可达五个八度。由于这套编钟具有商周编钟一钟发两音的特性,其中部音区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从而证实了先秦文献关于旋宫记载的可靠。曾侯乙墓钟、磬乐器上还有铭文,内容为各诸侯国之间的乐律理论,反映着周代乐律学的高度成就。在周代,十二律的理论已经确立。五声阶名(宫、商、角、征、羽)也已经确立。这时,人们已经知道五声或七声音阶中以宫音为主,宫音位置改变就叫旋宫,这样就可以达到转调的效果。律学上突出的成就见于《管子-地员篇》所记载的“三分损益法”。
只要是谈西安鼓乐,自然离不开对一些实物的发掘和研究,周朝时有许多实物资料与当时的乐器有关,:如“1、 “王孙诰”甬编钟:八音之中,金石为先。这套26件的编钟,出土于河南浙川下寺楚国贵族墓地,器主人为楚庄王之孙“诰”。作为王室之器,它制作精良。纹饰华美,音域跨越四个半八度,可以演奏相当复杂的曲调,是目前我国出土的春秋时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音域最宽的一套打击乐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doc
- 2015年全国高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专题化学能和电能(A卷)(含解析).doc
- 2015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_财经法规第六章增值税法律制度考点解析.doc
- 2015年重庆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模拟真题_.doc
-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真题().doc
- DAVINCIDM365_DM368开发攻略_linux_2.6.32的移植.doc
- jz_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评价方法的改进6_22.ppt
- MATLAB教程(图形图像处理及其MATLAB实现).ppt
- NMR_碳谱_图谱解析及其新技术_4.ppt
- PEP小学英语教材分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