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教心得:把电脑游戏赶出孩子的世界.doc
家教心得:把电脑游戏赶出孩子的世界
“我们知道,抽烟、吸毒是会上瘾的。那么,我们会不会在孩子抽第一根烟时觉得无关紧要,而任其所为呢?大部分父母都会说’不。同样道理,我们知道电脑游戏也是容易上瘾的,可为什么允许孩子尝试呢?”
哈佛大学教育专家陈怡文认为:父母从一开始就不要让孩子接触电脑游戏,“健康有益的娱乐太多了,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从体育、艺术、文学等多个领域中汲取有益身心的养分。”所以,父母们千万别犹豫,要下定决心:把电脑游戏赶出孩子生活!
据cnn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初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中国青少年网民数量已经超过4.49亿。调查显示,大量网络游戏成瘾的青少年深陷网络、欲罢不能,有的性格变化极大、打骂父母,多数网瘾青少年休学辍学,沉沦虚拟世界,甚至走向犯罪。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曾经讲到一个惊心动魄的案例:文弱的杀手黄勇,接连从网吧、游戏厅骗回17名男孩,然后用类似游戏的形式将他们杀害。黄勇杀人的欲望来源于他所看过的暴力影片,而从小不受父母兄弟关注的他称“从网络中找到了温情”。
多么可悲可怕!父母宁愿把孩子丢给充满暴力内容的媒体和游戏,而让孩子从网络中去寻找温情!既然如此,又为何要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呢?力倡“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心理抚养”的李玫瑾教授认为:如果孩子在6岁前没有情感依恋对象,6岁至12岁时无人管教,那么到18岁时,心理就会出现问题,对社会冷漠,甚至做出极端行为。
真相多数时候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当母亲仅仅因为儿子上网而责骂,导致年仅12岁的儿子喝农药自杀(报载)时,为人父母者可曾想过,孩子走到今天的地步,父母责无旁贷!
一点不玩和玩一点儿
3年级学生书亚,邀请同学到家中玩。男孩儿们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最新的电脑游戏,书亚却一句也插不上嘴。当同学问:“你家有什么游戏呀?”书亚低声说:“我爸爸妈妈不让我玩儿。”同学走后,书亚忍不住对妈妈说:“人家都可以玩游戏,为什么我不能玩儿?”
有的家长认为,电脑游戏虽然不好,但在很难限制孩子上网的环境下,可以稍微给孩子一点儿宽松度,让他在规定时间内玩一玩,免得趁大人不在时偷着玩;还有一种说法是,孩子小时候不让他小玩儿,大了他就会大玩儿。
对于这些看法,陈怡文认为:在孩子免疫力低下的幼年时代,有毒的东西给他尝一点儿也是有毒的,所以,问题的重点不在于孩子玩多长时间,而是这件事本身对不对、好不好。你可以规定孩子玩半小时的电脑游戏,但他可能脑子里整天想的都是这半小时的内容。
当孩子在打电脑时,接受的实际上是单一、重复的刺激,孩子做出习惯性的反应,不需经过分析、辨别,在智力发展上没有丝毫益处,左脑几乎处于停止不用的状态,可以说是不用思考的游戏。更何况,网络游戏为孩子提供的是一个可以狂欢的虚拟世界,在假想中满足孩子猎奇、自由、快感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求,而这些满足将导致孩子更深地陷入而无法自拔!“所以,父母应当有这样的远见,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付出时间帮助他建立有益的兴趣,不然他七八岁时偶然为之的行为很可能在青春期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父母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父母能够做的
可见,电脑游戏会在家长不经意间进入孩子生活,慢慢占据孩子的时间与思想,把运动、阅读、音乐、绘画……统统挤出课余时间。其来者不善,家长一定要打个有备之战。正确引导“在这个时代,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接触电脑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智慧地使用电脑。我们使用电脑是为了学习、做研究,而不是消遣和消磨时间。要使孩子脱离电脑游戏的辖制,首先要使他明白自已不是电脑的奴隶,而是它的主人。
必须坚定地告诉孩子:别人都觉得好,不见得是好的,如果是好的,爸爸妈妈一定会支持。”专家陈怡文认为,在限制孩子玩电脑游戏之前,先要让他明确电脑如何使用才是有益的。其次,家长要花大量的时间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趣。“你不让孩子玩电脑游戏,就要帮他培养别的乐趣,否则他不会乖乖地待着。孩子需要有适当的休闲娱乐,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培养健康情趣
“男孩子要让他们多参加体育活动,以消耗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如果他们整天窝在家里,又有用不完的精力,就只能从想像世界获得满足,就会去打开电视或电脑。”陈怡文的孩子喜欢打高尔夫、踢球、轮滑、骑脚踏车……他们还喜欢阅读、弹琴和唱歌,时间好像不够用似的,自然就不会通过打游戏来娱乐。
培养自律的能力
“培养孩子做家事,让他们明白,除了学习、娱乐之外,作为家庭的一分子,也应尽一份责任。铺床、洗碗、收拾房间、扫地、洗地等,都是培养孩子品格的最佳方式。孩子会发现,时间忽然变得宝贵了,这也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