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規範、治理——唐律與傳統法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側記.docVIP

秩序、規範、治理——唐律與傳統法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側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秩序、規範、治理——唐律與傳統法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側記

從「唐律與傳統法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去年(2011)二月廿五、廿六日兩天在國立政治大學舉辦了「秩序、規範、治理——唐律與傳統法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戴東雄戴炎輝先生《唐律通論》在學術史上的意義錢大群對《律疏》中數處律義之解讀陳惠馨比較唐律與大清律例中法規範的體系與價值內涵柳立言南宋在室女的分產權再議石川重雄宋代の慮囚と疏決賴亮郡談唐代的和離:以放妻書為中心的討論黃源盛古今之間一線牽──唐律中關於「錯誤」的法理及其運用桂齊遜唐律中的「故意」與「過失」陳俊強唐律中的「無罪」──以《唐律鬥訟律》為中心的討論鄭顯文敦煌吐魯番文書與唐代的律典體例研究速水大武德年以前的唐朝法律高明士唐律中的「理」劉馨珺《唐律》與唐代獄訟保人羅彤華唐律的家主與主賤關係金相範唐宋法律文書所見的有關宗教與信仰條文的比較分析陶安中國傳統法「共犯」概念的幾則思考張中秋傳統中國法的道德原理及其價值──以《唐律疏議》為分析中心〉、邱澎生〈由《唐律》「輕重相舉」看十九世紀清代刑部說帖的「比附重輕」〉、韓相敦〈高麗王朝的唐律繼受〉、陳登武唐代知識人對唐律的理解與詮釋──以白居易〈百道判〉的法律推理為中心江玉林「守法」觀念下的唐律文化──從Karl Bünger對《唐會要》「守法」條目的解讀談起《唐律》上承秦漢魏晉,下開宋元明清,是傳統中國法典的顛峰之作而法律文化可分為法律規範、法律制度、法律意識、法律思想與司法實踐等幾大面向,此五者在法文化發展歷程中交流並立,關係密切中國法制史課程教學之困難及其因應之道……事實上雖然現行我國法律制度是以繼受歐陸法為主,但由於國內法律常識教育不普及(國民教育中法律教育有限,僅於公民課中偶加介紹),一般人民之生活規範仍深受中國傳統法律觀念、習慣之影響,在私法之交易上缺乏契約觀念,憲政人權的了解亦不多,研究中國法制史可使我們了解傳統法制對現代中國人可能有之影響,以便在訂定法律,適用解釋法律時,加以注意,使我們的法律能更有效的達到其所欲達到之目標。……?事實上,由於現代社會生活牽涉之法律多如牛毛,法學教育,甚至法律人之國家考試在未來均有分組之必要。然而基礎法學之課程之內容,應為法律人所必要具備之法律知識,由於我國法律教育對基礎法學的忽視,使得我們今日法律之制定、適用仍停留在抄襲外國法的階段,法律人在立法時,往往不自覺的承襲西洋法律體系中的價值觀以及立法技巧,而無法以原創性,本土需要為基礎為立法之考慮。因而訂出之法案,往往不是惡法就是執行有所困難。法律在社會中失去其正常之效用。而法律人在面對法律糾紛時,往往僅執著法學三段論的法律適用技術,忽視如何透過法律解釋,來得到一較合乎公平正義之判決,以致有些判決明顯違反公平正義之原則,使人民對法律失去信心。秩序、規範、治理——唐律與傳統法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秩序、規範、治理——唐律與傳統法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A)平民興起漸成為國家中堅力量 (B)政府的行政權萎縮,民權增強 (C)貴族立法鎮壓百姓以維護封建 (D)司法解釋與裁量改由人民主導 第35題 某一時期,立國的理念是﹕「國家應由受過良好教育、擁有財產的人來管理;他們可以制訂法律,保護人民財產,維持社會安寧。人民應當遵守法律、熱愛國家。」所有法律也都依據這樣的理念制訂。這應當是下列哪個時期的觀念? (A)秦始皇統一六國時期的法家思想 (B)拜占庭帝國查士丁尼法典的主張 (C)英格蘭王約翰簽署大憲章的概念 (D)法蘭西帝國拿破崙法典立法精神 由此可知,大考這一塊似乎繼前兩年重視人口史外,法制史或許也可能成為未來矚目的重點之一,雖說「考試領導教學」不是一個應該被接受的情況,但無可避免的確實不斷在發生,當然任何一個範疇的歷史課題都是重要且值得一提的,筆者只是就法律之於現代人的重要性,與歷史課程和法律之間的相關連,提出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畢竟101歷史課綱已定,而新課綱的分冊說明提及與法律法制史相關部分仍屬有限,例如:臺灣史的六三法、三一法、法三號,中國史提到的「(春秋戰國時代) 列國於封建體制崩壞之餘,陸續公布法典兩河流域古文明的興衰與重要成就,如文字、法律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