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间的情感化与魏晋诗学中的“物感”说.pdf
维普资讯
第4l卷第3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Vo1.41No.3
213O8年 6月 JournalofJian 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Jun.2O08
时间的情感化与魏晋诗学中的 “物感说
詹冬华, 金木根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摘要:在魏晋时期的诗文中,时间成了情感抒发的一个重要题 旨,两者的紧密关联构成了诗人体验现实存
在的感性形式。而诗人文论家在讨论 “物感”时多从四时(时间)着眼,因此,这里所 “感”的实际上是事物的变
化,也就是时间。诗学中的“物感”说不仅仅是诗文创作的源泉论,它的成熟可以归因于时间意识的高度 自觉,
着眼于时间体验的情感化。或者说,魏晋时期的时间迁逝感是 “物感”说得以确立发展的一个动力性因素,同
时也是其所包含的一个重要 内容 。
关键词:魏晋诗学;时间;迁逝感;情感化;物感说
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79(2008)03.0050-06
EmotionaUzationofTimeandtheConceptofBeingMoved
byWorldinPoetryoftheWeijniDynasty
ZHANDong-bua, JR Mu-gen
(SchoolofChineseLm andLiterature,JiangxiNormal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330022,China)
Abstract:InthepoetryduringtheperiodoftheWeijinDynasty,timeWasanimportantthesis.In
fact,manypoetspaidattentiontotimewhenhteydiscussedhteconceptofbeingmovedbywodd,which
Was notonlyhtesourceofwriting,butalsohtematureofhteconceptof beingmo redbyworldcouldbe
attributedot timeconsciousness,inpoetryof tracking emotions,htetmieexperienceof poetryWas elno-
tionalized,whichWas adynamicfactorwh yhteconceptofbeingmovde byworldcouldbe establishde nad
Was alsoanmiportantcontextof hteconcept.
Keywords:poetryofhteWeijniDynasyt;time ;feelingofelapse;emotionalization;conceptofbeing
movde byworld
. .
对时间迁逝的焦虑和述说不仅覆盖了整个魏晋时期文人创作的主题,而且还深深地影响到了这个时期诗论文论家
对诗学观念的总结与提升。或许这种影响并不是十分的系统化和明晰化,但是,通过对这个时期的诗文创作实践与诗学
观念 、范畴等进行比照考察后不难发现,这种影响无疑是存在的,它不仅表现在对 “文章不朽”这一诗学本体意义的揭示
上 ,而且还深深渗透到这个时期 “体物”、“感物”等诗思方式之中。这一判断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考察这个时期的整体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