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從一盅兩件看中國文化
從「 一盎兩件」看中國文化 聖公會聖彼得小學(下午校 ) 目錄 1 前言 2我們的小故事 3點心的色、香、味 4童眼看點心 5實地考察 6問卷調查結果 7人倫觀點 8古今對對碰 9總結 10感想 11知多一點“點” 12參考資料 13組員名單、鳴謝 14專題研習工作計劃進度 15組員分工表 16附件﹕點心文化-問卷調查 前言 題目﹕從「一盅兩件」看中國文化 「一盅」是指用蓋杯泡茶 「兩件」是指點心,如蝦餃、燒賣等 集中從「兩件」(點心)看中國文化 前言 一個我們都不會覺得陌生的名字--點心, 由兒童時代,青年時代,到老人時代,一直陪我們生活成長,每個人一定食過很多款點心, 例如: 燒賣,蝦餃等, 它們不但美味可口, 還帶給我們一段段回憶。 其實有些點心的歷史, 可能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 但有些點心的由來, 真是無從稽考。 前言 簡單而言,我們希望從是次的專題研習,認識中國的文化及點心的受歡迎的程度 我們根據各自的最愛,選了五款點心,看看中國人對美的追求,以及透過觀察、調查和訪問,進一步了解香港人在進食時所反映的人倫觀點。 我們的小故事 有一天,在一家傳統酒樓的廚房裡,糯米雞爸爸、春卷媽媽、蓮蓉包大哥、蝦餃二家姐和燒賣三弟正在聊天,談到今天是假期, 應該有很多人擠到酒樓飲茶的…… 我們的小故事(續) 燒賣三弟就提出疑問: 「究竟我們在香港人心目中還受歡迎嗎?」蓮蓉包大哥就搶先回答:「一定!一定! 」蝦餃二家姐顯得有點懷疑地說:「真的嗎?」 我們的小故事(續) 接著,春卷媽媽說:「不如你們就來一次比賽, 大家各自找資料看看我們受歡迎的程度」糯米雞爸爸深思了一會,慢慢地說﹕「或許你們從中會發現一些中國文化呢﹗」三姐弟聽到, 異口同聲說:「好!」他們就努力地去找資料。 中國人對美的追求﹕色 色彩美感產生的生理-心理效應,所以既賞心悅目,令人「見色而心迷」。(175) 色彩有一種直接影響心靈的力量。(175) 色彩美感與食欲密切相關。古人云﹕色惡不食。(175) 金黃色的春卷 起源遠於北宋時期。 他們會將麵作皮,然後裹餡再捏成蠶蟲 形狀的食品,寓意蠶業豐收之好兆頭。 流傳至今,春卷依然是中國人的心頭愛。 餡料:豬肉、蝦、冬菇絲….. 五顏六色的燒賣 最早記載於元代 現在中國北京、山西、廣東、山東、浙江等地均有分佈。 燒賣,又稱燒麥、肖米、稍麥、鬼蓬頭,是形容頂端蓬鬆的形狀。 餡料多為蘿蔔、白菜、瘦肉等,加入調味的魚露、味精。 中國人對美的追求﹕香 所謂「香氣撲鼻、饞涎欲滴」 香噴噴的糯米雞 糯米雞起源於廣州。 珍珠雞乃糯米雞之袖珍版本。 廣東人喜將多種餡料加於糯米,再以荷葉包裹。 餡料:糯米、雞肉、豬肉、冬筍、蝦米….. 中國人對美的追求﹕味 「廣東風味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184) 美味的蓮蓉包 是長洲太平清醮應節食品之一。 將麵糰壓平成圓餅狀,在麵皮面放上餡料,再搓成半圓體。 餡料:蓮茸、咸蛋黃 鮮味的蝦餃 蝦餃起源於三十年代廣州市郊伍村一家茶樓。 蝦餃因外型像中式小梳,所以亦俗稱「挽梳」。 好的蝦餃,餃皮若有9至13摺。 餡料:海蝦、肥豬肉 糯米雞、春卷、蓮蓉包、蝦餃和燒賣 形﹕ 「外形,美觀大方,組合有序」(207) 美﹕ 食品造型藝術應遵循簡易、美觀、大方和因材(原料)制宜的原則。(250) 中國人對美的追求 中國點心,自古注重精工細作,但歷來禁忌為美而食,始終把用放在首位,審美只為食用服務,有助於陶冶性情,引起食慾,一邊進餐,一邊獲得審美享受。(262) 童眼看糯米雞 糯米雞材料豐富,份量十足 外表平凡,但散發陣陣荷葉清香 中國人外表平凡,但默默耕耘,實事求是(楊浩文) 實地考察 茶樓是香港人飲茶和吃點心的地方。 從古以今,飲茶在香港人的飲食生活佔着重要位置。 我們於11月28日 (星期三)上午 到上環蓮香樓 進行問卷調查 是次成功訪問55人 人倫觀點 香港人在進食時 一半讓長輩先起筷 接近九成為長輩倒茶 重禮 風度是人生的內在本質的外在風度 古今對對碰 我們嘗試從透過日常的觀察 和查考資料 看看古今飲食文化的異同, 發現﹕ 總結 「一盅兩件」仍然是普羅市民喜愛的選擇。 民以食為天,由打獵生食到懂得用火煮食,中國人慢慢有自己一套食的文化 這些文化有很多, 例如曉得在食物的外形和顏色下苦功,做到食物在色方面先吸引人。 食的禮儀,中國人講究長幼尊卑,年幼者要在食的過程中尊敬長者,要以禮對待。 陳曉嵐的感想 到蓮香樓做街頭訪問,對我來說是一個大的嘗試,因為我是一個較害羞的人。做街頭訪問,就應該勇敢地站出來訪問路人。當初還未接受,同組的一位女同學不斷鼓勵我。最後我仍能成功訪問6位路人。經過這次的街頭訪問,我學會了要勇敢。 文晉熹的感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西门子 go topCT 中文版.pdf VIP
- 复合材料【全套课件】.ppt VIP
- 复合材料 第八章 先进复合材料.ppt VIP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单元《压强》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复合材料学》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导论.ppt VIP
- 2025年闽教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docx
- 冠心病的介绍与治疗PPT.pptx VIP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及下属公司第三季度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2.3 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