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北方民族大融合》课 - 副本.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7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华坛山中学 郑 枫 一、北方政局 请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自学课本P84页“北方政局”及“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独立思考问题: (1)北朝包括哪几个朝代?其中统一北方的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哪个政权? (2)这一时期北方的社会特点是什么? 请完成的同学给老师一个OK的手势。 北魏 宋、齐、梁 西魏 东魏 梁 北周 北齐 梁、陈 隋 陈 一、北方政局: 政权分立、 分裂混战、 民族融合 (鲜卑族拓跋部) 北魏的情况: 1、中央和地方官吏没有俸禄。 2、社会结构与政治体制具有游牧与农业相结合的形态。 3、地方富商大贾以权谋私,无所不为。 4、两种不同的文化相撞,一直以来“以胡治汉”、“胡汉分治”进行统治,民族分化严重,不利于统治。 如果你是北魏统治者,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改变这些不利于发展和统治的落后制度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自学P84—86页“孝文帝改革”相关内容,独立思考三个向度问题: (1)、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2)、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3)、孝文帝改革有何作用?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政治上: 集权中央 设乡官、“三长制” 俸禄制 经济上: 均田制 冯太后改革 (仿照汉制) 孝文帝改革 社会生活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禁用鲜卑语,必须使用汉语; 禁穿胡服,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禁用鲜卑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鼓励鲜卑贵族和汉族贵族的联姻;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学汉话 通婚姻 改姓氏 禁胡服 改官制 崇儒学 迁都洛阳、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 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 ——《资治通鉴》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改鲜卑族的姓氏为汉族姓氏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楼 楼 邱穆陵 穆 步六孤 陆 贺赖 贺 独孤 刘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2、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1、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2、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 3、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1、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孝文帝改革成功了吗? 北魏统一北方,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在北方杂居相处,彼此交往,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 相互影响,民族融合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历史趋势。 民族大融合的背景 三、民族大融合 自学 P86—88“民族大融合”相关内容,独立思考,以下问题: 1、试列举民族大融合的几个事例,看哪组举例又多又好 2、民族大融合的特点有哪些? 3、民族大融合的意义是什么? 3、意义: (1)为重新统一创造条件; 民族大融合 2、特点: (1)生产、生活方式变化; (2)南北互使、南北互市; (3)北方融合、南方开发。 (2)为大唐盛世奠定基础。 看图学史 胡人汉服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北魏文官俑 汉族服饰俑 鲜卑服饰俑 汉人胡食 蒸馍 烙饼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胡人汉服”,宽大飘逸的汉服成为一种风尚,同时,胡人的窄袖紧身、圆领、开叉也被汉族吸收。 床榻: 原来汉族床较矮,上面铺一层席子 原来汉族席地而坐,现在胡床(交椅)流行。 这就是民族大融合的表现之一 服装: 坐具: 1、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人物中,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是( ) A、北魏孝文帝 B、汉光武帝 C、汉武帝 D、秦孝公 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 ) A、改革鲜卑族人的习俗 B、为了统一江南地区 C、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D、抑制豪强地主,发展农桑 3、“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这些关键词与哪一事件有关(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