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话语权换什么?自媒体创业需回归初心.docVIP

用话语权换什么?自媒体创业需回归初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话语权换什么?自媒体创业需回归初心   “以前80%的时间在工作,现在80%的时间在生活,只有20%的时间在工作,每天的工作时间是3个小时,所以大部分时间是在做我感兴趣的事情,我不需要献媚于任何机构或企业。5个月大概一共有20单广告,30万的收入……”   “程苓峰的幸福生活”让多少传统媒体人心猿意马。当自媒体生长出可以养活一群人的商业模式时,似乎就具备了从“业余爱好”升级为“创业项目”的资格,和其他创业项目不同的是,自媒体可以没有团队、没有制度。而那些抡起自媒体大旗的创业者,在微博与微信这两个最大的平台上,经过一场场洗刷,也上演了或悲或喜的故事。   程苓峰演的自然是喜剧,潘越飞的大概更像励志剧。   潘越飞凭借5篇向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开炮的文章跻身著名自媒体行列,继而走出了“地区都市报不知名记者——知名自媒体——搜狐新闻客户端IT频道主编”的“三连跳”,全过程只有3年,被称为自媒体江湖最大的套现。就像一个创业者刚刚开发了新产品,就被大公司收购,他自己也成为大公司的一员。   尽管自媒体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但稳定、高质量的自媒体依然屈指可数,“不瞎说,不落伍,不计较,不装蒜、不忙碌”,潘越飞这样概括自媒体人的门槛,他也承认,能满足这5种特质的人少之又少。   自媒体的核心是知识精英通过内容打造个人影响力,并以此变现,商业模式和传统媒体并无二致,问题是,个人影响力能否成为一项事业的核心价值,抑或仅仅是换取利益的工具?   影响力交换利益   自媒体广告难兑现   用影响力交换利益,是媒体的生存法则,自媒体也不例外。   自从云科技高调地以一天1万~3万的价格出售其微信和微博账号广告位,大批自媒体跟进销售广告,并把广告看做未来的商业模式,但程苓峰只有一个,促使广告主掏钱的不是其内容的独一无二,而是他所覆盖的精准用户。有一位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就曾表示:“我们听说马化腾也关注了程苓峰,这个项目如果能引起腾讯的注意,让他们来收购,打出去的一万块钱广告费简直就像是中彩票。”   科技网站投稿大户阑夕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孤军作战的“自媒体”,效仿程苓峰去找企业接大单,给出的价码是5000元一次广告,说起来底气也是十足,自己的几个微信公众账号粉丝加起来并不输给程苓峰,配送的网站露出资源在流量上也远胜云科技,但是对方理都不理,最后价格一降再降,成交时只有500元加一个蓝牙耳机,最后因为企业那边对效果不甚满意,蓝牙耳机都扣着没寄。   名气旺如潘越飞,之所以接受搜狐的职位,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挣不到钱,据他透露,之前在虎嗅和i黑马等网站写稿,总共不到6000元稿费。和其他自媒体一起接了些广告,也只有几千,还都捐地震灾区了,一分没拿到。   对于掌握广告主预算的代理公司来说,自媒体的分散也会对传统的投放流程形成挑战。试想,要从100万里挖出3000给“自媒体”甲,划出2000给“自媒体”乙,4000给“自媒体”丙……别说广告主看着心烦意乱,自己都会被拖累死。于是,抱团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对内,可以整合自媒体资源,扮演经纪人的角色,对外,可以一口拿下大额度的预算,再转给内部的自媒体消化。   金种子创投投资成立了基于微信平台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包括“移动观察”、潘越飞、“山寨发布会”、“刘琪的商业观察”等20个自媒体成员,一半以上的内容是商业与科技。这些成员会领到平台给的补助,成立后的几个月时间,他们拿到几十万元的广告收入了。按照金种子创投的设想,这个联盟一旦扩大到上百个,甚至是上千个成员的时候,它的受众覆盖度就会很大,会成为一个大众的传播。   只不过,在这样一个有组织、有利益分配规则的联盟中,成员视自媒体为主业之外的贴补,与创业相去甚远。   平台趋向不利   生存土壤之变   去年8月,牟长青在微信上注册了一批与女性相关的账号,比如美女、瘦身、美容养生、穿衣搭配等,“最早开始玩微信的一个星期,天天晚上睡觉做梦都在想着运营微信。” 他花了很大精力去维护用户,很快就做到了百万粉丝。   在牟长青看来,这些粉丝的质量很好,不像微博容易有很多僵尸粉。而高数量、高质量的粉丝也为他带来了不错的收益,“1万粉丝群发一次收益是50~70元,如果你有100万粉丝的话,接到一次广告就能赚5000~7000元。”   可惜好景不长,美女账号在去年底被腾讯封号,他承认“美女账号有1%的内容涉黄的”。   转过年来,微信对营销账号的政策变得更狠了。他的一批账号都经历了“封杀——解禁——再封杀”的过程,“本来准备给一些企业提供微信服务的项目现在也停了”。   这种状况下,营销账号纷纷给自己披上自媒体的保护伞,“我们是自媒体,现在谁敢说自己是营销账号就有可能被腾讯封杀。”   不要说二者的界限本就模糊不清,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