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细味,雕琢之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和风细味,雕琢之功   细腻华丽的漆艺,自唐朝传入日本,经过千年的锤炼、更替、创新,融入了本土的的审美与品质,成为了莳绘艺术。正如西方人称将瓷(China)作为中国的国名,Japan(漆)也成为了日本代名词。   据古料记载,日本的用漆历史可以追溯到9000年前。   最初,手工艺匠人发现漆树有毒的树液在潮湿环境中慢慢晾干后,不但毒性消失,而且会形成一种防止水、盐和酒精侵蚀的持久保护层。这一发现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器具的美化和保护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莳绘漆艺。   自舒明二年(公元630年)日本开始派“遣唐使”进入中国,全面学习中国的先进经验;鉴真和尚六渡日本,也将富丽的大唐文化传至海外。漆工艺就是其中一种。在这期间,日本政府曾专门建立了管理漆工艺的“涂部司”。而正仓院丰富的收藏之中,我们也仿佛能看到大唐盛世铺延的繁华。作为善于学习的国度,日本并没有将全部的精力停留在简单的效仿,而是将它看做一个生命体。从它渡海出行起,随着地理、生态、文化的变化,而产生了新的特点,融入了大和民族自己的审美风格。这项技艺,由于得到当时贵族阶层的偏爱,被大力推崇。    莳绘艺术的时期变化   在日本,到处可见漆器的身影,从食具、装饰工艺品,到日常器皿……漆器无处不散发着特有的魅力。作为日本独特的装饰技法,要从奈良时代的研出莳绘说起。   研出莳绘是莳绘最基础的技法,即先用漆描绘图案,然后用蒙上纱网的竹管,将极细的金银等金属粉末及色粉末撒在纹样上,反复涂刷大漆于其表面;待完全干燥后,打磨、抛光,显露出自然而奇特的纹饰效果。其层次的变化取决于敷漆的层数,具有自然而深沉、绚丽而含蓄的装饰风格。   进入平安时代后,发生了一件影响后期莳绘风格的历史举措。在公元894年,日本废止了“遣唐使”。这项举措直接影响中日交流的减少,致使日本接受中国文化的机会随之锐减,但无心插柳的使莳绘艺术完成了自己风格的转化。它不再一味追随唐文化的华丽繁缛,孕育出了符合本土审美趣味的工艺美术风格――淡雅优美。   这个时期的作品倾向于描绘自然景色,讲究雕琢工艺的精进,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经过漫长的回味、消化、探寻,在公元10世纪以后,真正属于日本的莳绘漆器登上了舞台。   到廉仓时代,匠师们又创造了更多不同于前代的艺术造型。明快的写实精神、反情趣的理性、厚重的量感等,都是各阶层美术共同的特点。中国艺术的风潮,在这个时候,第二次涌入日本。这个时期往来宋朝与日本的僧人,成了新一轮文化交流的使者。而伴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到17世纪时,欧洲异域的艺术风格也进入了日本。它在博取众长和发展自己的学习中,确立了独立于世的地位。也成了日本文化上一道亮丽的风光。    和风莳绘赏析   莳绘技艺的珍贵之处,首先在于原材料的稀少。它的主要材料生漆,是从日本漆树的树脂中萃取而来。这种树生长于中亚或西藏的高原。它的种植范围曾经很广,但时至今日,只生于中国南方、韩国、越南及日本。树脂每年只能采集一次,而采集后需放置3-5年,才能加工成一种耐磨耐损、呈蜂蜜状的用料。另一个造成莳绘高贵身份的因素,是它工艺的时耗。一位顶级的技师,至少要经过10年时间的基础训练;而取得艺术大师资格,更要大约30年的磨练。在这漫长的时光里,来培养审美和掌握最精到的制作工艺,将三四十个细分的步骤熟记于心,熟练于手。   这一切,让莳绘带着生而就有的奢侈性。   登喜路-Namiki莳绘漆艺钢笔   1925年,日本笔商Namiki尝试将生漆加入硬化橡胶中,作为钢笔笔身材料。这种新材料,不仅能保持笔身的永不褪色,亦不怕刮擦。而后,Namiki将日本传统的莳绘技艺与制笔结合推出了第一款漆艺钢笔。这在当时的笔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930年,慧眼独具的阿尔弗雷德?登喜路先生看到了这种钢笔所蕴含的价值,于是与Namiki牵手,在其当年的圣诞节礼品目录上首度推出了登喜路?并木系列莳绘漆艺钢笔。这款笔身画面选用自然蓝和珊瑚色调,描绘了雄翠鸟像花丛中的雌鸟求爱的场景。钢笔笔尖采用18K金,笔身镌有大师Seiki Chida的亲笔签名。每支笔的制作工时至少为6个月。   定价:55000英镑,全球限量发行25支。   大卫杜夫Urushi Humidor雪茄盒   这款雪茄盒由著名的日籍艺术家谷井伸宽亲自操刀绘画,以传统的日式手绘图案为主题,盒子上的鹰鸟图像更是参考自著名日本漆器品牌Zohiko数据库中拥有过百年历史的数据图像。   首先用传统漆绘制形,然后用金银粉末为图案上色,再经过多次涂漆和打磨工序以保证表面的平顺光滑。鹰鸟的神态和羽毛的层次感,是大师精湛的技艺体现。整个涂色过程需要耗时一个多月,属真正的慢工细作。   Davidoff的Urushi Humidor雪茄保湿盒在全球只生产一个,售价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