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和”的力量.doc
“人和”的力量
高楼林立,难题重重。“北京第一高楼”从施工开始就一直在创造奇迹
4月27日,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随着最后一罐混凝土的注入,首都新地标“中国尊”大厦的浇筑正式完成。本次浇筑持续93个小时,创造了北京建筑史上混凝土浇筑的新纪录。
作为北京市CBD核心区1号重点工程的“中国尊”大厦,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建造的500米以上超高层大楼。它占地11478平方米,地上108层,地下7层,集高端办公、城市观光等功能于一体。工程由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承建,2013年7月29日正式开工建设。
除了“高、大、精、尖”外,“中国尊”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完全没有现成经验可以照搬。此前曾创造“三年工期一年完成”施工奇迹的“中国尊”项目执行经理曾运平说:“‘中国尊’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我们在不断解决难题,超越自己。”
的确,这个建成后将成为“北京第一高楼”的项目,从施工开始就从未停止创造奇迹。
立履约之基
开工伊始,第一道拦路虎便横在项目面前。“零场地”、复杂的地下岩层、泥泞的施工环境、超长桩身,又有着小于5‰的垂直度偏差、小于100mm孔底沉渣控制要求,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921根工程桩、立柱桩施工,谈何容易?
工期紧,任务重。项目全体人员深感“压力山大”。“由于没有场地,现场无法布置工人宿舍区,项目每天要组织十几辆大巴从郊区运输上千名劳务工人到现场,使得工程进度雪上加霜。”项目书记刘晓霖表示。
不仅现场施工环境困难,后勤保障方面也受到很大制约。为了把工程建设好,中建三局北京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同时也是“中国尊”大厦项目经理的汤才坤,调集北京公司的多方资源解决人力、物资等一切困难。“在北京的核心区里盖528米高的大楼,我们要珍惜这一辈子也遇不到第二次的机会,努力为首都人民奉献一座高品质的百年工程。”
对项目现场管理人员而言,连续几个星期不回家是常有的事。项目生产经理艾月华中秋节、国庆节没有休息过一天。开工后,除了打桩、出土外,其他所有事情都抛在脑后,每天忙碌在现场,几个月下来人变得黑黝黝、瘦巴巴的。每次来“中国尊”,项目业主中信股份领导就开玩笑称:“只要看艾月华的气色,就能判断出项目工期的缓急程度”。
工期压力让项目每一个人都绷紧神经。为了抢进度,全体施工人员扎根工地,压缩了吃饭、休息的时间,每天中午都由食堂将饭菜做好送到工地。
正是凭着一股精益求精的精神,中建三局在与一个个困难的交锋中,用150个日夜完成了全部桩基工程施工,全部工程桩均被评为一类桩。
破土方之困
土方施工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中国尊”项目土方外运期间却面临“天不时”、“地不利”的困局。
“这个工程干得非常憋屈,没有施工作业面,我们就像是在耳孔里挖土一样,有浑身的劲儿使不上。”曾运平打趣“地不利”的影响。地处北京CBD核心区、长安街沿线,基坑最深处达40米,“到过现场的人都立刻感受到‘中国尊’出土的难度。”
20万立方米的土方量,要从CBD运走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施工现场“零场地”,开挖深度深,土方运输车无法开到基坑的挖土作业面,只能由多台挖土机将土方接力传送到运输车上。CBD管委会“公共配套设施工程基础施工优先”的要求也限制了项目的土方开挖进度。
天时也不给力。去年下半年来,扬尘、雾霾治理成为土方外运的最大难题。北京相关政府部门发布了对扬尘治理从严管控政策,要求对建筑工地进行重点整顿。后又因朝阳区一个月内火情频发,北京市住建委开展工地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国尊”项目也被要求停工自查。
虽然没有天时,也不占地利,但曾运平经常给大家鼓劲:“只要‘人和’了,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为解决施工场地狭小的问题,2013年10月底开始,“中国尊”经过近3个月的施工,一座由超过2200吨特种钢组成的钢平台正式建成。它在负38米的坑下搭建起来,东西长130米,南北宽20米,高27米,创下北京建筑业之最,也为“中国尊”项目提供了重要物资运输通道、材料堆场和大型机械作业空间。
为推进土方施工,项目白天倒土、夜间出土,错开交通高峰,场内唯一俨然“螺丝孔”的通道被利用到了极致,七台挖土机在狭长的通道上一字排开接力倒土,边缘处的土方靠人工。春节期间,项目从四川、湖北等地调集近300名石匠抡大锤、破桩头,完成了全部根桩头剔凿。在节点工期内完成了北京“第一深基坑”的土方外运任务。
攻体量之最
4月的阳光干净却不乏热烈。跨过项目现场随地而见的钢筋堆,站在钢平台上,俯瞰眼下的基座深坑,数千名劳动者拥挤在11478万平米的空间里,顿时让一个空阔之地显得逼仄。他们努力地将每一根长12米重达200多斤的钢筋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