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生代农民工:如何走得更远.doc
新生代农民工:如何走得更远
2014年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有关农民工工作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在会中透露:新生代农民工现已占到农民工的70%以上,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对融入城市有着强烈的愿望。
新生代农民工通常指“80后”“90后”农民工,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现在已经占到农民工的70%以上。而他们如今成长成熟,已成为最主要的生力军之一。然而新生代农民工时常也容易迷茫,伴随着他们在城市生活的点点滴滴,如何走得更远,与此相关的就业与婚恋问题总是会引人深思。
就业篇:
农民工怎样规划职场路径:找准定位不断提升自己
职业规划看似离农民工相当遥远,然而随着越来越多新生代农民工活跃在就业市场,他们对职业定位、晋升通道、发展目标有了比父辈更高的要求。
有无规划 职场两重天
“职业规划是城里人的事情,我们哪里考虑这些。”3月27日,在合肥市经开区禹洲华侨城建设工地,40岁的农民工姚飞龙听记者提及职业规划,不由笑出声来。
姚飞龙的老家在枞阳县,在建筑工地打工多年,他唯一的一次“职场”变化是学了油漆手艺,把自己从小工变成了油漆工。对于工作前景,姚飞龙的想法是“有活干,能按时结工钱就行”。记者对这家工地上的10位农民工进行了采访调查,有8人不知职业规划为何物,或与姚师傅一样认为职业规划与自己“没有关系”。48岁的瓦工乔师傅认为职业规划就是“学门手艺”。她在工地的工作是跟在丈夫后面“拎泥兜”、打下手,每天有100元工钱,丈夫是大师傅,手艺好,每天有200元收入。
农民工需不需要职业规划?采访“80”后新生代农民工,记者得到了不同的答案。“职业规划很重要,从踏入职场开始,选择干哪一行、哪一个专业,一点都不能糊涂。”租住在合肥市?龙桥社区的农民工梁秀兰说,由于没做好职业规划,自己走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弯路。梁秀兰在合肥多年,打过零工,做过家政,还干过饭店服务员、超市理货员,但是每一份工作都不长久,老板生意不好时,像她这样的“底层”员工是最先被裁员的,有时候嫌待遇不好,她也常常跳槽,再找工作时,前面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基本派不上用场。直到2年前社区生活e站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梁秀兰在这里学到了美容化妆知识、社交礼仪,并通过社区免费网吧自学了营销技巧,才找到一份化妆品销售的稳定工作。
舒城县农民工柯昌国中职读的是模具专业,毕业后他先是在广东一家合资企业工作,后来到合肥京东方半导体有限公司当模具维修技术员。十几年专做一行,凭着自身积累的经验和在知名企业接触到的前沿技术,柯昌国成为职场“宠儿”,享受单位提供的“五险一金”、夫妻房等福利待遇,还被单位推荐获得省暨合肥市总工会的资助,免费上了大学。今年6月,柯昌国即将大学毕业,下一步,他希望能进入公司管理层。
柯昌国坦承,与读中职院校时的同学相比,自己现在的工作情况是比较好的,有的同学毕业后不断跳槽后早已转行,有些虽然没有转行,但多年不接触新技术,知识早已滞后,职场发展并不顺利。
如何规划 难倒新生代
著名社会学家、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指出,20多年来,社会学对于农民工群体的地位界定从“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边缘群体”或“弱势群体”,直到今天成为城市新居民。
过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的主要目的是赚钱养家糊口,哪里有机会去哪里,什么赚钱干什么,做着最苦最累的活,拿着少得可怜的工资。而今天,成为新居民的他们,特别是掌握一定知识技能的新生代农民工,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对工作定位、福利待遇、晋升通道等,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我一开始就不想当生产线上的工人,想坐办公室做轻闲一点的工作。”老家在蚌埠市淮上区裔湾村的马林红告诉记者。有了“职业定位”,初中毕业后,小马的父母花2000多元送她到一所职业学校学会计,但是学成后却一直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小一点的企业都用自家人当会计,到大企业工作,我学的东西人家又看不上。”最后,小马改行到手机店里做起推销员。
在浙江一家企业当操作工的魏瑶瑶,属于技术工种,月收入4000多元,比父母亲的打工收入加起来还要高,即便如此,他也有自己的忧虑。“操作工没什么上升空间,现在看收入不错,可做个十年二十年还是这样,养家糊口的压力却越来越大。”魏瑶瑶说。他的爱人小韦同样走在职场“岔路口”,怀孕的她无法适应一线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又找不到轻松一点的工作,只能在家待着。
打工11年、换了4份工作,27岁的王善武对未来有些迷茫,“我的理想是在30岁的时候做到中层管理岗位,工作、收入都很稳定,在城市安家。事与愿违,换了几个工作都是在‘最底层’徘徊,一无学历二无专长,升不上去。”小王有心参加自学考试提高学历,却发现书本丢得太久,根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