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物复杂性状ql定位相关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目录 lIIllllllllIIIlllUlIl|IllnlIIIIllllillIllIlllllIIlIIlllllllIIILllll删llllnlIIllllll…lllIl
摘直 1
………………………………………………………一 。苎v!曼!篡.:…………
第一章文献综述……………………………………………………………………………….6
第二章基于R/qtl不同方法对玉米株高QTL定位结果的比较…………………………..22
2
2结果与分析……………………………………………………………………………………………24
2.1区间作图……………………………………………………………………………………….24
2.2复合区间作图………………………………………………………………………………….26
2.3二维扫描……………………………………………………………………………………….28
2.4多QTL拟合……………………………………………………………………………………30
3讨论与结论…………………………………………………………………………………………..32
第三章 玉米株高性状QTL的贝叶斯定位分析…………………………………………….33
引言………………………………………………………………………………………………………33
1材料与方法…………………………………………………………………………………………..34
1.1材料……………………………………………………………………………………………………………………………35
1.2DNA提取与全基因组标记分析………………………………………………………………35
1.3遗传图谱的构建……………………………………………………………………………….35
1.4统计分析理论与模型………………………………………………………………………….35
2结果与分析……………………………………………………………………………………………36
2.1MCMC样本………………………………………………………………………………………………………………..36
2.2一维贝叶斯因子扫描………………………………………………………………………….37
2.3二维扫描……………………………………………………………………………………….38
2.4QTL数目和模式的贝叶斯因子分析………………………………………………………….38
2.5逐步回归拟合分析…………………………………………………………………………….40
3 讨论……………………………………………………………………………………………………………………………………4()
第四章基于QTL定位分析策略的一般配合力遗传基础研究………………………………42
引言…………………………………………………………………………………………………………………………………………43
1材料与方法…………………………………………………………………………………………..44
1.1NCII交配设计与GCA效应估计……………………………………………………………..44
1.2QTL与QTLGCA定位策略及其信号强度的评价……………………………………………..45
1.2.1
1.2.2
2 结果……………………………………………………………………………………………………………………………………45
2.1性状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45
2.1.1
GCA效应的遗传组成和影响因素……………………………………………………..45
2.2性状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47
2.2.1性状受2对加/显性等位基因控制…………………………………………………….4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双季稻主产空间分布变迁研究——以江西为例(1980-2009).pdf
- 中国北方马铃薯痣病菌融合群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pdf
- 中国对虾(peaeus chinensis)主要过敏原的鉴定及性质研究.pdf
- 中国小麦品种中叶锈基因的基因定位和等位性检测.pdf
- 中国大蒜遗传多性评价及大蒜辣素含量与蒜氨酸酶基因的关联分析.pdf
- 中国小麦品种()抗叶锈性鉴定以及cimmyt小麦saar的成株抗叶锈qtl分析.pdf
- 中国小麦花叶病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cp、crp蛋白的蛋核表达和抗血清制备.pdf
- 中国幽天牛亚科瘦天牛科系统分类研究.pdf
- 中国春小麦-粗羊草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的构建与分析.pdf
- 中国环境管理中众参与的研究.pdf
最近下载
- 【语文】新高二新课预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专题讲解+针对训练).pdf VIP
- 拟为承包本标段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图.doc VIP
- 3Done校本课程汇报.pptx VIP
-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全套PPT课件.pptx
- 汽车各部件工作原理图解.doc VIP
- 2025年安徽省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pdf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时练(一课一练).pdf VIP
- Unit 4 Helping in the community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六课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docx VIP
- Q-CR 562.1-2018铁路隧道防排水材料 第1部分:防水板(OCR).pdf
- 2024版完整版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