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杂交种和亲间基因差异表达模式与杂种优势的关系.pdf

小麦杂交种和亲间基因差异表达模式与杂种优势的关系.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小麦杂交种和亲间基因差异表达模式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小麦杂交种和亲本间基因差异表达模式 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研究生:吴利民 导师:孙其信教授 摘要 为了探讨小麦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本研究首先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 以两个时期叶片(拔节期叶片和抽穗期旗叶)为材料,分析了一套双列杂交组 合的20个杂交种及其亲本之间的基因差异表达模式,并与9个农艺性状杂种表 现和杂种优势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在两个时期,杂交种和亲本之间都 存在明显的基因差异表达,差异表达模式可概括为4种:(1)双亲共沉默型, 即该基因在双亲中表达而在杂交种中不表达:(2)单亲表达沉默型,即该基因 只在双亲之一表达而在杂交种和另一亲本中不表达:(3)杂种特异表达型,即 该基因只在杂交种中表达而在双亲中均不表达:(4)单亲表达一致型,即该基 因在杂交种和双亲之一中表达而在另一亲本中不表达。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 两个时期,基因差异表达模式与杂种性状的表现相关性不大,但与性状杂种优 势相关显著。其中在拔节期,杂种特异表达模式与穗长、小穗数、单株产量、 单穗产量以及生物学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呈显著正相关;单亲表达沉默型与株高、 单穗产量以及生物学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呈显著负相关。在抽穗期,杂种特异表 达模式与小穗数、穗粒数、单株产量、单穗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呈显著正相关; 单亲表达沉默型与小穗数、穗粒数以及单穗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呈显著负相关。 以上结果说明基因的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的形成有关。 其次,应用同样的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分析了五类家族基因即MADs.box、 G-box、se仉11r蛋白激酶、EIF.4A、ARFl基因家族在杂交种和亲本之间的表 1 达差异,并与杂种性状表现和杂种优势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除ARFl 家族基因外,其余家族基因在杂种和亲本间存在显著的表达差异:相关分析表 明,家族基因中基因差异表达模式和性状杂种表现均不相关,但与性状杂种优 势相关显著,其中性状杂种优势与杂种特异表达模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双亲 共沉默表达模式呈显著负相关。表明调控基因的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形成有关。 最后,本研究还克隆了24个在杂交种和亲本间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同源 比较与功能推测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包括参与信号转导的基因两个,一个 是钙调素结合蛋白,一个是EDRl转录因子;推测的转录因予一个:以及参与 生理代谢的酶两个,一个是NADH脱氢酶一个是淀粉磷酸化酶;一个与NBs—LRR 类型抗病蛋白同源性很高的差异片段;两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段与反转座元同源 性很高和一个TMP(T卿,TwitchingMot订ityProtein)以及15个未知功能的 基因片段。说明杂种优势的形成涉及多种基因的表达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 生物学过程。: 关键词:小麦,杂种优势,mRNA差异显示,分子机理 2 betweendifferential Relationship geneexpression and in heterosisawheat crosses patterns diaUel Ph.D.candidate:Wu Limin Superviser:SullQi)(in Abstract Inordertounderstandthem01ecularmechanismofwheat heterosis,wedi丘brential 1evelbetween analyzed genesexpression 20 andtheir in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