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夏橙绿斑病发生危害和病原遗传多样性研究
夏橙绿斑病发生、危害和病原
遗传多样性研究
果树专业博士研究生王大平
指导教师李道高教授
摘 要
柑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果树作物之一。我国是柑桔的原产地,柑桔栽培历史悠久。2005年,我
国柑桔栽培面积居世界首位.总产量居世界第二。柑桔生产已经成为我国南方农村的支柱产业之一,
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咀及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作剧。柑橘也是重庆市的重要栽培水
果,其栽培面积大、产量高、效益好,在全国享有盛名,特剐是重庆市三峡库区河谷地带,为柑橘
生长的最适宜生态区,被农业部确定为长江上中游优势柑橘产业带。夏橙果实于每年4~5月成熟,
是重要的淡季水果和橙汁加]:重要原料,无论鲜销和制汁,在重庆柑桔产业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刁:断提高,人们对果品质姑要求也越来越高。
加入WTO之后,我国}甘橘业将面临与国际柑橘生产市场激烈竞争的局面,柑橘聚实品质已成为竞
争成败的关键。在这个新形势r,为了使重庆市三峡库医夏橙产业做人做强.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鼙
的同时,还必须改善果品质麓。近年来,作者在重庆跃寿区复橙基地发现复橙果实上有一种新病害,
果实从转色起剑成熟,果面上山现人小不等的绿色污斑。进一步调查发现此病在夏榜树的叶片、枝
干上和三峡库区其它夏橙矧中均存在。荚丁夏榉绿斑病,目前尚朱见报道。笔者在此对夏幡绿斑病
的发生、危害、防ff}以及瘸原遗传多样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雨I探讨,为重庆三峡库防夏橙产业的可
持续发展,为复悖产堪的提高、果实晶质的改善等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r:
1、夏橙绿斑病病原、生物学特性和发病规律研究
刈重庆奠掇基地发生的复橙绿斑病症状和病原藻形态进行了观察,并进{j了痫原瀑分离、致病
性测定、生长特性和发病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是由绿藻门虚幻球藻属虚幻球藻(Apatococcus
有广泛的光适应性.在500--4000Ix的光照范围内均可生长,1000-3000Ix为其适宜的光照范围;在
pH值为4~10时病藻均能生长,适宜生长的pH值为5~9。该病原藻以孢子体形态在夏橙树体各个
器官以及夏橙园周围其它树体上越夏、越冬,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孢子体进行无性繁殖。借风、雨、
昆虫等传播,寄主广,寄生部位多,在重庆地区每年3~5月和9~11月为田问发病盛期。此外,
该病的发生还与空气湿度密切相关,当空气湿度大于80%时,发病就严重。
2、夏攫叶片感染绿斑病后的解弹l学和超擞结构研究
以感染绿斑病后的夏橙叶片为试材,对其解剖学和细胞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斑病
病原体主要分布在叶片上表面.少量的分布在叶片下表面;病叶总厚度变薄,栅栏组织内存在空洞,
细胞壁不明显,细胞扭曲严重。其细胞内叶绿体的细胞数目较少:病叶海绵组织细胞呈团状分布,
团状细胞紧密排列,每一团状之间相隔间距较大;瘸叶叶脉维管束韧皮纤维较健康叶片的少.且木
质亿程度不高。宅镜观察表明,感病夏橙叶片的栅栏组织细胞肿胀,细胞膜增生,出现泡状物和晶
体,细胞壁断裂,胞质溶解,线粒体增多,细胞核变形,叶绿体膨胀,基粒片层结构模糊。
3、夏橙绿斑病对夏攫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
以盆栽的2年生奥灵达夏橙为试材,研究了夏橙绿斑病对夏橙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浓度(Ci)的日变化与健叶相似,P11和Gs的日变化里双峰型曲线,Tr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ci
在午前直线下降,午后维持一段时间的较低水平,而后逐渐回升。光台作用有明显的“午休”现象,
主要受气孔因数控制;中度病叶(感病程度为40%)和重度病时(感病程度为80%)的光合日变化
与健叶明显不同,Pn、Gs和Tr的日变化曲线整体大幅度下降,变幅和峰值均小,而ci在午前下降
缓慢,午后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光合作用主要受非气孔因数控制。(2)轻度病叶对叶绿素总量
(Chla+b)、类胡萝}素含量(Car)、净光合速率(i
n)、胞间c02浓度(ci)、原初光能转换效率
(Fv/Fm)、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QPSI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妒)无显著影响;中度病叶和重
廑病叶的Chla+b、Car、Pn、Fv,Fm、平PsII和庐较对照分别下降了23.85%、26.49%、43.3%、4.5%、
显著上升。因此,绿斑病藻的大量寄生对夏橙叶片光合作用造成了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