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稻恢复系hr5的白叶枯病和广恢998的螟虫抗性改良研究
水稻恢复系HRl5的白叶枯病和广恢998的螟虫抗性改良研究
捅 要
水稻白叶枯病在世界各大稻区均有发生,是水稻生产上三大病害之一,发生该
病害将严重影响水稻的生产和米质。螟虫(即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是危
害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鳞翅目害虫,我国2011年螟虫危害发生面积达5000多万亩,
由此导致几十亿的经济损失。当前,选育抗病虫杂交水稻组合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
转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等技术来改良水稻的抗病虫性。
本研究运用杂交、回交的育种方法,结合MAS技术,分别将供体亲本CBB23
恢998中,其目的是改良杂交水稻亲本的白叶枯病和螟虫抗性,培育新的抗病虫恢
复系,通过田间组合测配和优势鉴定,选出优质、高产、抗性好的新组合。主要研
究结果有:
1、运用MAS技术和杂交回交转育法,通过1次杂交,3次回交和多次自交,
对育成的含有Xa23抗性基因的新株系进行田问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所选育
的10个新株系全部表现抗或高抗白叶枯病。用10个改良株系与博IIA、天丰A和
巨风A配制了30个杂交组合,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除了个别组合表现中抗以外,
大部分组合都表现抗或高抗白叶枯病。
2、对改良选育的10个抗白叶枯病新株系与受体亲本HRl5的主要农艺性状和
稻米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新株系的个别主要农艺性状与受体亲本有显
著差异,其中株系XFQl0004-4所有农艺性状都与受体亲本没有差异,并命名为华
23,作为博II优15的替代组合,正在申请海南省区域试验。
3、运用MAS技术和杂交回交转育法,通过1次杂交,3次回交和多次自交,
对广恢998改良选育的含有crylC‘基因的4个新株系及其所配的杂交组合,在田间
进行自然条件下的螟虫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改良株系和杂交种并没受到螟虫的危害,
抗性达到100%,但是未改良的对照稻纵卷叶螟卷叶指数在12—20%。同时对广恢998
的改良株系和广抗13A配制的杂交组合进行Bt蛋白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抗虫株
华中农业大学2012届硕士研究生
系的Bt蛋白都能表达,即改良株系能正常表达抗虫基因crylC*,同时也验证了抗性
调查结果的可用性和正确性。
4、对改良选育的4个抗螟虫新株系与受体亲本广恢998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
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受体亲本广恢998相差不大,其
的稻米品质都没有广恢998好。对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竞争优势分析,株
关键词:水稻;恢复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白叶枯病;螟虫;抗性改良
2
水稻恢复系HRl5的白叶枯病和广恢998的螟虫抗性改良研究
ABSTRACT
inrice onthe
Ricebacterial oneofthethree diseases
blight(BB)is major production
canthreatentherice and
world,it stability
yield
a of insectsthatcausesevere
suppressalis,tryporyzaincertulas)aregroupLepidopteran
torice in isanestimatethat50millionacresare
China,there
damage production
witll theeconomiclossescausedtheseinsectscould
infestedthiskindof by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植酸酶基因pha转化大豆及转基因新材料创制.pdf
- 榕小蜂体内噬菌wo的感染格局及其与重寄主昆虫mtdna变异的关联.pdf
- 榅桲(cydoia oblonga mill)生物学性状研究.pdf
- 榨菜离体培养体建立及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研究.pdf
- 樟树籽油纳米脂体制备工艺及其性质的研究.pdf
- 榨菜与紫甘蓝嫁嵌合体诱导的可遗传变异及其分子机理研究.pdf
- 樟芝深层液体发工艺及其多糖特性的研究.pdf
- 樱桃番茄对外源的吸收和积累特性及其机理研究.pdf
- 模拟酸雨对施用粪的菜园土壤重金属有效性及蔬菜体内积累的影响.pdf
- 模块沙障的构建其防护效益研究.pdf
- 水稻抗旱qtl位及不同抗逆性的遗传重叠与细胞学机制研究.pdf
- 水稻抗旱性相关状的qtl定位分析.pdf
- 水稻抗病基因同序列分析及抗稻瘟病候选基因克隆.pdf
- 水稻抗疑团莫释条斑病和白叶枯病相关基因osdrxoc8的克隆和功能鉴定.pdf
- 水稻抗病相关ra解旋酶基因osbirh1的功能分析及yth蛋白基因家族的初步研究.pdf
- 水稻抗白叶枯病因xa30对应的病原菌无毒基因研究.pdf
- 水稻抗纹枯病数基因qsb-9tq的精细定位.pdf
- 水稻抗白叶枯病因xa30(t)分子标记定位和抗病虫基因聚合研究.pdf
- 水稻抗纹枯病数基因qsb-9tq的精细定位研究.pdf
- 水稻抽穗期基因d-q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