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旱qtl位及不同抗逆性的遗传重叠与细胞学机制研究.pdf

水稻抗旱qtl位及不同抗逆性的遗传重叠与细胞学机制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抗旱qtl位及不同抗逆性的遗传重叠与细胞学机制研究

摘 要 干旱是水稻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冈索之一,高效发掘和利用种质资源中的抗早QTL魁改良水 稻赫种抗旱性最为简便有效的途径。作为一种全新分子育种策略,通过犬规模阐交导入缩合目标 性状筛选和分子标记鉴定,高效发掘QTL,共利耀携带不圊来源有利藐晕QTL的优受嚣入系进 行聚合杂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旱水稻新品种。通过比较不同逆境下QTL表达差 异,为培育能适应多种逆境的新黼种提供有益信息。 本研究以经过第一轮聚合的IR64背景的8个抗旱品系为亲本,配置14个组合,2006早季对 拳lDK47/DK356的舀阍抗旱性表现较好。对从这4个缀合审筛选出的抗旱苹株进行抗军褴和产鼙 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中度、高度)下抗早QTL的表达差异。进一步对旱、盐 利涝逆境胁迫下不同抗逆性的遗传重鼹以及渗透胁迫(模拟干旱)与盐胁迫下细胞程序化死亡现 象进行了探讨,获得了以下主要结果: 1. 在干旱和灌溉条件’卜分菇fj对4个抗旱聚合系进行了抗翠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 ’F,聚合群体的抗早性明显好予其聚合亲本簿l轮隧亲本IR64,表绢不黼供舔来源的抗翠QTL 聚台能提高水稻的抗旱水平。在灌溉条l牛下,聚合群体的综合表现与聚合亲本之一DK47耀 似,但明显好丁另一亲本和轮同亲本IR64。不同组合在干早条件一卜.的产量构成冈素不尽相 均楚单株有效穗数与单株产量的关联最密甥。 2. 和DK47/DK356筛选到的抗旱株系以及在正常灌溉条件一F选择的高产株系(不包括 DK47/DKl58)进行各标记位点基因频率的卡方测验,在4个群体中共检测到27个位点对干 19) 的5%。仅有3个位点对于旱选择和产鐾选择均起响应,占总标记数(119)的2。5%,说明 两种类型的极端选择可能存在一定的负向相关。通过标记与表型的单向方差分析进行QTL 定位,在4个群体的正常灌溉、干旱以及干旱与灌溉差值3种条件下检测到影响每穗实粒数、 每穗总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数和结实率的QTL总数分别为22、19、18和 33个(双0。01),几乎所有僚赢麓基因佟耀方式都是超显性或部分显性,说嗳杂种优势明显, 而且很多控制不同性状的QTL被定位在棚月的染色体区域,其中使丁第l染笆体上麓 抗旱位点。 3. 筛选的抗翠株系采用。每方铡验进行QTL定位,以随机群体做对照(P《0.05),对中等强度午 早选择起响应的位点38个,^‘总标记数(120)的32%;对高强度干旱选择起响应的何点 19个,,’i总标记数的16%;对弧种干旱环境选择均起响应的傍点6个,tI总标记数的5%, 其中的3个标记在两种干旱选抒群体中的偏离方向相反,说明QTL表达在两种千罕环境卜. 存在较人不同,受环境影响很人。 4. 采墙≥方测验对于早、盐藕淹水胁迫的选择群体进行不同抗逆性遗传重叠研究。以随机群体 共检测到对耐盐选择起响应的位点46个,占总标记数(157)的24%;对干旱选择起响应的 能点27个,l与总标记数的17%;对干旱和耐盐选择均起响应的位点9个,占总标记数的5.7%, 其中的4个在干早和耐盐选择群体中的偏离方向相反,说明水稻抗旱与耐盐既存在一些共{生 中共检测剑对干旱利耐淹选择超响应的位点各13个,分别IJl-总标记数(81)的16%:对干 旱幕{耐淹选择均起响应的位点7个,占总标记数的8.6%,其中的4个在干旱雨l耐淹选择群 体中的偏离方向相反。另外,在3种类型选择群体中都偏分离的位点共有23个,I-总标记 数的28%,其中的5个在干旱和耐淹选择群体中的偏离方向相反,推测水稻抗早与耐淹在本 质上可能存在不同,两神选择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负向相关。 5. 在极端产量选择在第二轮抗旱聚合群体中的定位效率的研究中发现,除DK47/DK356外,其 方法定能QTL。极端选择定位可能更适含予盐、涝等胁迫程度控制准确的选择群体。 6. 晚。结果还发现15%PEG(渗透胁迫)造成的细胞死亡信号魁随机杂乱,没有规律;而O.4% NaCI造成的细脆死亡信号{受有规律性。 关键词:水稻,抗旱,QTL,选择,回交,聚合 lI

文档评论(0)

chengben002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