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籼粳亚种间交衍生系遗传基础的研究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F1蕴藏着巨大的杂种优势。有效利用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是全球产
稻国稻作科技的一个热点。从育种实践的角度,创制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衍生系谱、揭示其遗传
基础,对培育实用型强优势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指导价值。本文在评述水稻
籼粳亚种间杂交性状遗传育种、籼粳亚种分类、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一
个历时21年4个育种阶段,涉及18个亲本和39个不同阶段育成的籼粳交衍生系谱为研究材料,
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其籼粳分化与杂种优势关系、遗传多样性与系谱亲缘关系;从遗传生态学角度
分析不同育种阶段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改良效果、育成品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及其与环境互
作效应、评价其育种利用价值,旨在为进一步有效利用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及其杂交稻配组提供
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采用58个籼粳特异ILP分子标记结合程氏形态指数法,检测了包括18个亲本、39个衍
生系和2个对照品种的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衍生系谱的籼粳分化度。以籼粳属性判别值(Di)和
籼(粳)稻成分指数值分别作为判别不同籼粳类型多态性条带和籼粳类型划分的定性指标。发现
供试材料基因组DNA在所检测位点上均存在籼粳分化,不存在100%纯籼(或粳)类型;18个
亲本中共检测出4个粳型、5个偏粳型、8个偏籼型和1个籼型,平均粳稻成分指数分别为79.69%、
32.08%、10.94%和6.25%;39个籼粳杂交衍生系中共检测出1个粳型、11个偏粳型、20个偏籼
型和7个籼型,平均粳稻成分指数分别为68.70%、24.62%、12.92%和4.76%;对照品种日本晴和
931
1分别属于粳型和籼型,粳稻成分指数分别为95.83%和4.17%。同时,发现供试材料外观形
步分析认为以明恢63为亲本配组的杂交稻汕优63之所以雄居全球推广面积之首,其原因之一是
利用了部分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另外,籼(或粳)稻成分指数分别与程氏形态指数多数指标问
表现明显的相关关系,且籼粳类型的划分与形态指数判别的结果均表现相同的趋势,表明采用ILP
分子标记获得的籼(或粳)稻成分指数及定性指标作为判别籼粳分化类型是合理的,对有效利用
籼粳亚种间优良基因具有重要作用。
2、采用分布于水稻基因组的221个SSR位点结合系谱分析法,研究了水稻籼粳亚种问杂交
衍生系和亲本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发现反映遗传多样性的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位点百分
多样性指数(I)等指标,亲本均大于衍生系,衍生四代大于衍生二代,四种籼粳分化类型大小依
次为:偏粳型偏籼型粳型籼型;通过SSR标记可将衍生系和亲本聚为5大类,其中第三大
类又可分为四个亚类,发现各类间的籼粳分化类型和亲缘关系差异明显,具有明恢63亲缘关系
的均聚在第三大类第二亚类,它与其它类群存在一定的遗传距离,由此表明,多数的衍生系在拓
宽三系恢复系遗传基础上有明显改进,采用Structure群体遗传结构法也得出类似的结果;主成分
分析(PCA)结果发现随着衍生系的不断改良,籼稻遗传成分逐渐增加,衍生系中籼(粳)成分
比例更趋于合理。系谱追踪等位变异法(PAM)分析亲本遗传物质在衍生世代间的传递,发现ketan
中文摘要
祖先亲本对各衍生世代的遗传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明恢7202428嘉南粳Ketan
Nangka;各级
亲本及杂交重组后的特异遗传位点也间接地传递给衍生后代,对衍生系的遗传贡献是随着衍生代
数的递增而逐渐下降。值得一提的是,929k729有10个经祖先亲本遗传重组后保留的SSR特异
生世代品系中,平均有2.21个位点可遗传到衍生四代。采用系谱追踪等位变异法对4个祖先亲本
及其衍生系分别进行聚类,发现Ketan
Nangka、嘉南粳和02428三个祖先亲本及其衍生系的聚类
结果较为相似,与明恢72为祖先亲本的有明显差异,较好地体现出各衍生系不同的遗传背景,
有助于了解衍生系的遗传结构分化。
3、选用4个籼(粳)稻不育系和54个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衍生系及其亲本,按不完全双列
杂交(NC.II设计)配制的216个杂交组合,探讨双亲籼粳遗传差异与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的
关系;选用8个三系和两系不育系及其籼粳分化具有明显差异的12个衍生系,按不完全双列杂
交(NC—II设计)配制的9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