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丘陵区农土壤不同坡位取样单元确定研究.pdf

紫色土丘陵区农土壤不同坡位取样单元确定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紫色土丘陵区农土壤不同坡位取样单元确定研究

摘要 摘要 采样调查是获取土壤信息及空间分布的基本方法,但土壤样品采集是一项费 时、费力和耗财的活动,用尽可能少的样品获取准确的土壤信息就成为土壤调查 追求的目标。我国西南紫色土丘陵区同源母质发育的旱坡地土壤,在作物类型、 气候条件相同,田间管理措施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仍具有典型的空 间异质性,这表明地形对土壤属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在进行土壤采样时必须要将 地形因素考虑在内。同时,由于紫色土丘陵区地形复杂,使得该区域的土壤采样 活动花费更高。到目前为止,对紫色土丘陵区农田土壤取样单元的研究还很少, 能应用于采样实践的取样单元更是鲜见。为此,本研究将数字土壤制图技术、组 合优化算法和模糊坡位分类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分坡位确定取样单元的方法,并 将该方法应用于重庆市江滓区一面积约为2kIn2的典型紫色土丘陵区农田地块(母 质、气候、作物类型和管理措施基本一致),确定出不同土壤属性(土壤pH、有 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在不同坡位(山脊、坡肩、背坡、坡脚和沟谷) 的取样单元,同时在另外一块与研究区具有相似环境条件的区域对确定的取样单 元进行了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紫色土丘陵区农田土壤属性空间分布预测 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比较强,而土壤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弱,说明 该研究区中地形对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的空间分布影响显著,而 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影响比较弱。方差分析表明土壤pH值、有机质含 量、碱解氮含量和有效磷含量在水田和旱地中的均值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 平,而土壤速效钾没有,说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 量和有效磷含量的空间变异有显著性影响,而对土壤速效钾含量作用不明显。 构建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pH预测模型能解释各自空间变异的较大部分, 而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预测模型的解释力则比较弱,这是因为磷和钾主要受母质 的影响,而在本研究区内受地形因子的影响比较弱,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 的,预测结果也是可以接受的。 基于地形因子的土壤属性预测模型与基于地形因子和土地利用方式组合的土 壤属性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精度对比表明,在预测变量中加入土地利用类型不一定 能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其中,对土壤pH值的预测精度有所降低,对土壤碱解氮 含量的预测精度几乎没有变化,对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的预测精度略有提高。 这是因为在紫色土丘陵区,地形对土地利用方式布局影响很大,由此导致地形因 子与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属性的影响存在较大部分的交互作用,除去交互作用后 。 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属性变异解释能力非常微小。 2.利用模拟退火优化土壤样点布局和土壤一景观模型 本研究利用模拟退火算法结合多重线性回归对训练集中原始200个土壤样点 的空间布局进行了系统优化,对5种土壤属性都给出了从2~199的样点布局优化 组合,同时针对每一个样点组合还给出了与其对应的土壤一景观模型及预测误差 (均方误差),从预测误差可以看出,对土壤pH值而言,最少只需6个优化的样 点就可以替代原始200个采样点;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而言,最少都 只需7个优化的样点就可以替代原始200个采样点;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 含量而言,最少只需3个优化的样点就可以替代原始200个采样点。 从预测误差还可以看出,优化的采样点数分别为136、124、136、48和95时, 模型预测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空间分 布的精度最高,将这些优化后的土壤一景观模型预测精度与原始200个样点构建 的土壤一景观模型相比较会发现,优化后的土壤一景观模型的拟合度比原始土壤 一景观模型都有提高,其中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提高最明显,分别提高了263.82% 和192.25%,其次为土壤pH值,提高了18.86%,土壤碱解氮也提高了8.38%,土 壤有机质提高了4.56%;而预测误差和模型复杂度都有减小,对心E而言,土壤 pH值和有效磷降低明显,分别减少了l1.83%和11.20%,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和 碱解氮分别减少了3.99%、1.79%和1.63%;对脚而言,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 减少明显,分别降低了12.14%和11.06%,其次为土壤pH,降低了9.29%,土壤 碱解氮减少了

文档评论(0)

chengben002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