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贮藏时间和温度小麦穗粒发芽率与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朱美荣:贮藏时问和温度对小麦穗粒发芽率和a.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1
贮藏时间和温度对小麦穗粒发芽率与
Q.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研究生:朱美荣
导师:朱新开教授
郭文善教授
封超年教授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中文摘要
温度和贮藏时间处理,对小麦穗发芽抗性进行了整穗发芽率、籽粒发芽率、Q.淀
粉酶活性三个指标的鉴定,结合皮色对小麦穗发芽抗性及Q.淀粉酶活性进行分析,
并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小麦种子抗穗发芽相关QTLs,以期为小麦抗穗发芽
育种与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主要结果如下:
l、穗发芽抗性的三个指标鉴定结果表明,整穗发芽率、籽粒发芽率在群
体中呈连续分布的特点,但不符合正态分布:群体a.淀粉酶活性变异连续,基本
趋于正态分布;不同家系间的发芽率及Q.淀粉酶活性有显著差异,并有明显的
双向超亲分离现象。种子皮色对小麦发芽率有影响,自皮小麦的总体发芽率比红
皮的高,但种子皮色与小麦伍.淀粉酶活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总体Q.淀粉酶活性
白皮小麦与红皮小麦基本一致。Q.淀粉酶活性与发芽率存在正相关性,其中自
皮小麦籽粒Q.淀粉酶活性与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红皮小麦却未达显著水平,
表明Q.淀粉酶活性是影响发芽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群体中存在高Q.淀粉酶活
性低发芽率和低a.淀粉酶活高发芽率的家系,表明还存在着其他控制发芽的
因素。
2 朱美荣:贮藏时间和温度对小麦穗粒发芽率和a.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虽然使籽粒发芽率降低,但籽粒Ot.淀粉酶活性提高,低温处理使籽粒发芽率提高
同时提高了籽粒Q一淀粉酶活性。不同皮色间,高温对白皮小麦发芽率及a.淀粉酶活
性的影响比对红皮小麦的影响大;低温处理对红皮小麦发芽率的影响相对于白皮
小麦要大,而对白皮、红皮小麦a.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基本一致。
3、成熟期和贮藏时间对小麦籽粒发芽率及Q.淀粉酶活性的显著影响。随
着籽粒成熟度提高,成熟期整穗和籽粒发芽率提高,花后35d群体整穗发芽
率低于收获期,且白皮与红皮小麦整穗发芽率有显著差异,白皮较红皮穗发
芽抗性弱。亲本与家系的籽粒发芽率随着种子贮藏时期的延长而提高,贮藏
15d的亲本间籽粒发芽率较低,均值50%,贮藏30d籽粒发芽率显著提高,
淀粉酶活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不同贮藏时间下不同皮色的小麦发芽率
变化幅度和Q.淀粉酶活性变化幅度有显著差异,其中红皮小麦发芽率对贮藏时间
的敏感性高于白皮小麦。发芽时间相同、发芽率相近的不同家系间Q.淀粉酶活
性存在显著差异,且发芽时间不同、发芽率相近的不同家系间Q.淀粉酶活性
也存在显著差异。
4、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Windows 2.5软件对不同温
QTL
Cartographer
度、贮藏时间条件下穗、粒发芽率、Q.淀粉酶活性及籽粒发芽率变化幅度、
贮藏时间条件下穗粒发芽率及籽粒发芽率变化幅度被重复检测到,可解释
加性效应控制,且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在本RILs群体中没有检测到控制Q.淀粉酶
活性及在不同温度、贮藏时间条件下Q.淀粉酶活性变化幅度的QTL。
关键词:穗发芽;休眠;发芽率;a.淀粉酶活性
朱美荣:贮藏时间和温度xC,J、麦穗粒发芽率和Q.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3
Effectsof Durationand on
Storage TemperatureSpike
Germinatieed
on,S Germin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紫甘薯花色苷的构鉴定以及稳定性和功能性的研究.pdf
- 紫色土丘陵山区间道路基工程设计.pdf
- 紫色马铃薯中花苷的提取、产品研制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pdf
- 紫菀种质资源评及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pdf
- 红棕象甲成虫繁特性及性选择研究.pdf
- 紫色土丘陵区农土壤不同坡位取样单元确定研究.pdf
- 纤毛鹅观草drb类基因rcdreb1的克隆及功能验证.pdf
- 纸张拉毛与油墨移性能的研究.pdf
- 红火蚁soleopsis invicta buren复眼外部形态及显微结构研究.pdf
- 组合式白腐真菌艺系统处理染料废水试验研究.pdf
- 调控玉米大斑病生长发育和致病性的cam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pdf
- 贻贝粉蛋白质酶产物的动力学、表征和肽功能研究.pdf
- 贵州喀斯特山区地开发项目工程类型对土壤肥力影响评价.pdf
- 超大颗粒包膜控氮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其氮素利用率的影响.pdf
- 转44phpa10-42基因小麦分子检测与赤霉病抗性功能评价.pdf
- 超顺磁微球的制及其在螨虫过敏原和转基因检测的初步应用.pdf
- 贵州省半夏病害类调查及立枯病防治技术研究.pdf
- 转atmyb1基因提高马铃薯中绿原酸含量的研究.pdf
- 转badh基因豆对盐碱土壤磷素转化的影响.pdf
- 转cry1ab因粳稻对两种稻飞虱的杀虫剂敏感性和代谢酶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