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专题生态工程.ppt
专题5 生态工程 生物组 王东昱 (一)生态工程概念: 人类应用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1.学科知识: 2.技术手段: 3.最终目的: 生态学 、系统学、工程学、经济学; 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 ; 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景观生态学 环境科学 农学 林业 资源科学 应用气象学 污染生态学 环境评估 生态保护 城市生态学 生态环境规划 (二)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建设的目的: 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 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 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 ― 石油农业 ( 1 )模式内容:以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和各种农业机械为“标志性符号” ( 2 )优点:对粮食安全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 3 )弊端: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成本,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农业生产活动对人体健康以及环境造成危害的实例 蓝婴病 1973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州首次出现幼儿高铁血红蛋白症(蓝婴病)。 其原因是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超过10 mg/L,这时 过多的硝酸盐会与红细胞中的血色素结合,形成高 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 不能为细胞和组织运输足 够的氧。 患儿的临床症状是在口、手或脚等部位出现时断时续的 蓝色或淡紫色,呼吸困难、 腹泻、呕吐、抽搐,严重 的会失去知觉,甚至死亡。 生态工程与传统农业的比较 生态工程 传统农业 基本原理 生态学、工程学 工程学 调节机制 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 人为调控 与环境的关系 协调 破坏 主要能源 太阳能 化石能 生物多样性 保护 减少 生态工程是一类 少消耗、多效益、 可持续 的工程体系。 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资料分析 受灾面积 3.18一亩 受灾人口 2.23亿人 经济损失 1660多亿 讨论: 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1998年度的罕见降雨、温度升高、气候异常 根本原因:长江上游乱砍滥伐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急剧降低,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中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造成具有蓄洪作用的湖泊面积急剧减少。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本,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 资料一、资料二 说明: 传统经济模式:毁坏水、大气、土壤和生物资源,消耗地 球赠给我们的自然资本,并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生态学规律,改变“人类能征服自然”的原则,走生态经济之路。 生态经济 原则 : 目的 : 手段之一: 循环经济 废弃物资源化 原料→产品→原料→产品 生态工程 (三)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⒈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⒉物种多样性原理 ⒊协调与平衡原理 ⒋整体性原理 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福建招宝生态农庄 通过26年实践,招宝公司摸索总结出一系列特种养殖技术标准,如,动物种源优选优育技术、动物杂交和提纯技术、动物中医药保健技术、生物除臭技术、沼气技术、生物安全技术、动物标本制作技术、环境生态优化技术、产品深加工等几十种技术标准。公司独创的大小两套生态循环模式,使农庄养殖场无污染、无蚊蝇,废物循环利用,保障了养殖、种植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益经营的低碳环保、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并由种养业向餐饮业、旅游业、休闲业发展,实现了行业之间的多元化发展,化解了投资风险。? ? 招宝农庄的低碳环保、循环经济高效模式,符合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和国际上倡导的低碳环保经济理念的要求,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典范性作用,因此得到了有关专家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曾亲临公司视察;福建省省长黄小晶曾亲自为农庄选址,并给予专项资金扶持、为农庄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原福建省委书记陈明义、原省人大主任袁启彤以及国家农业部的前领导在任时都曾亲临农庄视察,迄今为止,已有500多位地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