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子宫发育畸形.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子宫发育畸形.ppt

子宫发育畸形 生殖器的胚胎发育 胚胎时期,在生殖嵴的外侧中肾有两条纵形管道,是内生殖器的始基。 中肾管 ——发育成男性内生殖器 副中肾管——发育成女性内生殖器 这些由细胞核内性染色体决定 XX-中肾管退化,副中肾管发育 XY-中肾管发育,副中肾管退化。 女性生殖器的发育 胚胎10周两侧副中肾管在中线融合形成宫体、宫颈。 胚胎12周两侧副中肾管间的中隔吸收发展为子宫腔与阴道上段(上2/3),未融合的头端则发展为输卵管 尿生殖窦形成阴道下段(下1/3) 美国生殖协会于1988年将子宫畸形分为以下7种主要类型: class Ⅰ:子宫发育不良/不发育(uterus hypoplasia/agenesis) 无子宫、始基子宫 、幼稚子宫 class Ⅱ:单角子宫(unicornuate uterus) class Ⅲ:双子宫(didelphys uterus) class Ⅳ:双角子宫(bicornuate uterus) class Ⅴ:纵隔子宫(seperate uterus) class Ⅵ:弓形子宫(arcuate uterus) class Ⅶ:己烯雌酚(DES)相关的子宫畸形(diethylstilbestrol-related abnomaly) 先天性无子宫 先天性无子宫,常合并无阴道,但卵巢发育正常。 始基子宫(痕迹子宫) 始基子宫:子宫极小,仅长1-3cm,无宫腔。 幼稚子宫 子宫发育不良(幼稚子宫):子宫较正常小,宫体与宫颈之比为1:1或2:3。见菲薄的内膜。 双子宫 副中肾管未融合或融合不完全,形成两个分离的宫体、宫颈,常伴有阴道纵隔。左、右子宫各具有一输卵管和卵巢。 常无临床症状,可伴有肾脏异常,孤立肾畸形最常见。 双子宫,子宫轮廓和宫腔完整的分隔成两个相同的宫体回声,妇科检查能确认两个宫颈,常有阴道隔膜存在 双子宫:双子宫、双宫颈、双阴道; 双子宫、单宫颈、单阴道,或阴道内有一纵隔。 双子宫,一侧子宫妊娠 双子宫,左右宫腔分别见节育器 双子宫双幅纵切 双宫颈 双阴道 双角子宫 双角子宫 双角子宫 双角子宫并宫颈占位 纵膈子宫示意图 纵隔子宫,显示不同程度的子宫纵隔,注意:宫底部的轮廓是保持连续的。 单角子宫(或合并残角) 单角子宫:一侧副中肾管发育完好,而另一侧未发育 单角合并残角子宫:一侧副中肾管发育正常另一侧在发育过程中发生停滞. 残角子宫妊娠 残角子宫妊娠:早起多无症状,难发现,孕4-5个月时因子宫壁薄易发生破裂至大出血,危及生命,应引起高度重视。需要及早诊断,及时处理,以免延误治疗重要时机。 超声表现:子宫一侧上方圆形包块,内可见胎囊及胚胎结构,周围可见肌层回声,较薄,妊娠囊周围内膜层与正常宫颈管不相通。应注意与异位妊娠鉴别。 弓形子宫 宫腔底部发育不良 临床症状:一般无症状 超声表现:宫底外形正常,宫腔底部内膜凹陷,但深度小于10mm 弓形子宫,宫腔上缘可见一浅的凹陷切迹,宫底部肌层是平滑的 弓形子宫与纵膈子宫: 弓形子宫:子宫底向宫腔内凸起:>1cm 纵膈子宫:子宫底向宫腔内凸起:1cm 己烯雌酚(DES)相关的子宫畸形:二乙基己烯雌酚,在1940~1970年较为广泛使用,据报道可致女性胎儿子宫异常,尤其是“T”形子宫。存在这样异常的患者,自然流产、胎死宫内和异位妊娠的风险都会增加。超声显示子宫体积小、宫腔呈 “T”形 不规则改变。三维超声的多平面显示可以辅助评估这些病例子宫内部和外部轮廓。经阴道超声是首选的影像方法,超声诊断困难时可选择MRI检查。 子宫畸形 诊断思路(注重横断面诊断): 子宫畸形 宫底无凹陷 宫底向内凹陷呈“鞍形”或全部裂开为两角 宫底裂开为两角 两侧副中肾管完全融合,中隔未吸收或吸收不全 两侧副中肾管大部分已融合,末端中隔已经吸收 两侧副中肾管完全未融合 纵隔子宫 双角子宫 双子宫 残角子宫 III类:残角子宫无宫腔,似一实体始基子宫,以一纤维素带与发育侧子宫中下侧相连。 II 类:残角子宫有宫腔,但不与发育侧残角子宫腔相通。 I 类:残角子宫有宫腔,并与发育侧残角子宫腔相通。 残角子宫 根据残角子宫内膜腔与正常子宫内膜腔是否相通分为 1.相通型:则无症状,可能在妊娠时发现。 2.不相通型:月经初潮后残角子宫腔即形成积血。表现为一侧的无回声包块。 超声 表现 I类:有功能性子宫内膜,由于相通,一般无临床症状 II类:有功能性子宫内膜,但不相通,月经来潮后,有周期性腹痛,并易形成残角子宫肌腺症及腹腔内膜异位,痛经加重。 III类:由于无宫腔内摸,临床一般无症状。 临床 症状 包括三种情况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