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公司.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公司.ppt

第六章 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经营理论 第一节 垄断优势论 第二节 内部化理论 第三节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第一节 垄断优势论 该理论是由MIT的学者海默(Hymer)1960年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先提出的,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其中的主要观点经过他的导师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对外直接投资领域著名的海 -金传统。 (一)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海墨认为:“不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只要是国际化经营,用完全竞争的观点就解释不通。”企业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面对目标国企业,不会有FDI。之所以有了,是因为存在某种垄断优势。 他认为,美国企业在海外从事生产经营面临着比当地公司更多的风险,要想成功地经营就必须拥有某些特有的优势足以抵消当地企业的经营和竞争优势。因此,垄断优势是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 请举出几个垄断优势的例子: 特殊资产的表现形式: 生产技术:可口可乐的神秘配方 关键原材料:乔丹 市场营销:皮尔·卡丹 管理技术上:汉堡包大学 (二)企业的垄断优势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经济优势 2、技术优势 技术优势包括技术、技能、信息、知识、生产诀窍、市场技能等众多的无形资产,它们在企业垄断优势中起着核心作用,在很多情况下是跨国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 3、管理优势 4、资本优势 5、相对全面且灵通的信息。 6、全球性的销售网络。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进行了归纳: (1)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如差异化产品、营销技巧。 (2)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专利、专有技术等) (3)规模收益论。 (三)垄断优势的扩展 1、核心资产论 凯夫斯(Caves,1971)产品差异能力论,即企业创造差异产品的能力来解释垄断优势的来源; 约翰森(Johnson,1970)占有能力论,强调管理和信息的专有性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关键作用; 2、寡占反应论 尼科博克(Knickerbocker,1973)则从对外投资行业的寡占性出发,以寡头间“跟随对手行动”来解释发达国家间厂商的交叉投资行为。 内部化理论的思想基础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科斯(Coase)的产权经济学理论。科斯在1937年发表了《厂商的性质》一文,指出由于市场不完善,缺乏效率,导致企业交易成本增加,企业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将各项交易纳入内部进行,即用统一的行政管辖取代市场机制以节省交易成本。科斯的这一理论最初是用于解释企业的起源以及一公司多工厂、贸易均在国内进行的现象。而英国学者巴克莱(Buckley)和卡森(Casson)以及后来的加拿大学者鲁格曼(Rugman)则将这一理论引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进而发展成为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优势: 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在占有了垄断优势以后,可以在企业内部通过内部组织体系以较低的成本将其转移,这种将市场“内部”化的优势被称为内部化优势。 (一)基本观点 1.前提条件 内部化理论的基础也是市场的不完全性。 市场失效是指由于市场的不完全,使企业在让渡自己的中间产品时无法保障自身的权益,也不能通过市场来合理配置其资源,以保证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所谓中间产品不仅包括半加工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更主要的是指专利、专用技术、商标、商誉、管理技能和市场信息等知识产品。 案例:BILL GATES VS IBM 根据美国《纽约人》杂志的报道,盖茨向IBM出售计算机操作系统(MSDOS)时,采用的是技术转让协议。如果IBM每销售一台计算机,盖茨就获得1美元,如果以年销量2000万台计算,盖茨每年进帐2000万。而盖茨在向MSDOS的前身QKDOS的编程人员购买产权时,采用的是一次性购买知识产权的办法,7000美元。 2.内部化的交易成本及其影响因素 内部化交易成本是指企业为克服外部市场的交易障碍而付出的代价。 其影响企业交易成本的主要因素有: (1)行业因素,主要包括产品的特性、产品外部市场的竞争结构、规模经济等。 (2)国别因素,主要包括东道国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特别是财政金融政策等对跨国公司经营的影响。 (3)地区因素,主要包括由于地理位置、社会心理、文化环境等的不同所引发的交易成本的变化。 (4)企业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经验、控制和协调能力等。 3.市场内部化的实现条件 (1)资源成本。 (2)通讯联络成本。 (3)国家风险成本。 (4)管理成本。 4.市场内部化的收益 (1)统一协调相互依赖的各项业务带来的经济效益。 (2)由于制定有效的、有差别的转移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