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志》的汉文译介与书籍流转.docVIP

《法兰西志》的汉文译介与书籍流转.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兰西志》的汉文译介与书籍流转.doc

《法兰西志》的汉文译介与书籍流转   摘 要:《观光纪游》的作者冈千仞是活跃于幕末明治时期的日本汉学者,除传统文史研究与旅行书写外,亦曾与他人合译有《米利坚志》《法兰西志》《英吉利志》与《讷耳逊传》等书。明治改元以降,维新政府主张全盘西化,大力推行洋文,汉文的传统地位受到撼动,汉学沦为洋学、和学之后的末流。冈千仞有感于当时日本国内以和文译述西书的诸种流弊,采取汉译策略,通过自己的汉学修养润饰文辞表述,弥合概念差异。与此同时,他还在译著中发表独到的译述原则与历史评价,对晚清西学产生了影响。本文将以冈千仞汉译实践中最重要的《法兰西志》为中心,结合新发现之文献材料、书中所收序跋批点和冈千仞论赞,讨论从法文原著到日本人的汉译过程中“西书”如何“东渐”;随后从篇制和文本角度对《法兰西志》与冈本监辅《万国史记》进行对读,分析此书对明治日本汉译西书的影响;最后,联系《法兰西志》在晚清中国的翻刻活动与接受评价,即“东书”怎样“西传”;从而厘清《法兰西志》译介与流传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勾勒其在世纪之交中日两国间书籍流转、文化交流与人物往来等方面的地位及作用。   关键词:冈千仞;《法兰西志》;汉译西书;书籍流转   引 言   冈千仞(おか せんじん,1833-1914),幼名庆辅、棣,字子文,明治维新后改字振衣,名千仞,号鹿门,日本幕末明治时期的汉学者与汉诗人。天保四年癸巳(1833)生于仙台,下级藩士冈藏治第五子,祖上世役书记。少时被称作“读书家”,曾求学藩校养贤堂与江户昌平黉,受儒家典籍熏陶,陶醉于汉文世界。明治改元之际,因申论尊攘大义,而触怒佐幕派,被投入狱。天下平定后,被赦出,供职东京。历任公子侍读、编纂官、修史官,直至东京府书籍馆干事。明治十三年(1880)因不满藩阀政治而卸任公职,绝意仕进,潜心教书育人、云游四方。1884至1885年曾踏访禹域,著有《观光纪游》《观光续纪》与《观光游草》三书,记录沿途见闻感受,严词批判中土以烟毒、科举与贪毒为代表的失政弊俗。大正三年(1914)卒,葬于东京目黑佑天寺,友人杨守敬为仙台榴冈《鹿门冈先生碑铭》题写“晚岁犹存铁石心”之句{1}。   竹林贯一评价冈千仞为人“志气雄爽恢阔,治身谨严”{1},这与他宗尚程朱理学不无关系{2}。冈千仞首先是儒学者与汉学家,治学以经史为主,触类旁通,一生笔耕不辍。据张明杰调查,仅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特别买上文库”收藏其“著述(含未刊)就多达五十种,二百九十八册”③。其中不仅包括《尊攘纪事》《涉史偶笔》等研究本国国史的史学论著,亦不乏《望云纪程》《东旋诗纪》之类文学性较强的游记作品。此外,冈千仞的学术旨趣并非只囿于传统文史领域,其著述也有明治维新的时代印记,他用心西学,关注域外大势。在《观光纪游》中,作为在野“域外人”,冈氏无所顾忌地表达了对于晚清现状的看法,并直截了当地以“药石之语”的形式发表相应的改革建议,虽然不为清廷当局所采,民间文士亦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其后影响中国近现代学人思想观念的转变,故而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些建议尤以仿效欧美为主,包括变风俗、废科举、建学舍、兴实学、究格致、讲富强等,几乎就是明治政府为改变幕末黑暗现状而全盘西化的翻版,是冈氏长期关注西学的结果,得益于其早年的翻译实践{4}。本文将重点讨论的《法兰西志》是冈氏译著里在中日两国影响最大的一部,美中学者柯文和易惠莉均对此书与王韬《重订法国志略》在历史观念上的联系进行过深入论述{5}。不过,关于作者、译者身份、成书过程与版本信息的考察,在先行研究中?s或被忽视,或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不仅将结合内部文本与外部文献,进一步厘清这些基本问题,还会引入新材料,并从书籍流转、文化传递和人物往来的角度讨论围绕《法兰西志》展开的序跋、批点、刊印与翻刻等问题。   一、冈千仞汉译实绩概述   冈千仞不仅曾校阅过本国植田荣所译《万国史》,训点过美国谢卫楼口述、清人赵如光笔记之《万国通鉴》,为冈本监辅所编《万国史记》题序,即使游华途中,亦留意搜购晚清使臣所撰欧美行纪,继续扩展其对于海外世界的认识。⑥尽管不解洋语,但冈千仞一直努力引介域外大势的观念,对西史东传颇有引导之功,这最主要体现在其与他人合作的汉译实践上。除本文重点讨论的《法兰西志》外,冈氏译作另有《米利坚志》(1873)、《英吉利志》(1878-1884)与《讷耳逊传》(1887)三部专书。   最早在明治六年(1873),冈千仞与同乡河野通之合译的《米利坚志》便已获得版权许可。{7}前此两年的明治四年(1871),冈氏任教于东京府立中学,适逢“闭校”“就闲”,便与“善读洋书”、精通洋文的河野通之共译美国国史。河野“涉各国史”,选择首译此书,因美国为日本“通交海外”之“嚆矢”。冈千仞在书中发表了自己关于译述原则与历史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