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二篇第九章肺源性心脏病zhang.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第二篇第九章肺源性心脏病zhang.ppt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南京市江宁医院 张秀伟 几个概念 1、肺动脉高压:心肺和肺血管引起。 海平面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 (PAPm)= 20mmHg 显性 运动时: PAPm〉30mmH g 隐性 2、分类: 原发和继发性 按肺血管阻力、心排量、PAWP分为:毛细血管前性、高动力性、毛细血管后性(被动性)、多动因性 肺动脉高压分级 静息时分为: 轻度26-35mmHg ; 中度:36-45mmHg ; 重度:〉45mmHg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 ) 少见病 多见于育龄妇女,平均年龄36岁 病因不明,与遗传、免疫、肺血管收缩有关 临床早期无症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头晕或晕厥、咯血 辅检:放射核素通气/灌注扫描、右心导管术 肺活检 病理:致丛性肺动脉病 治疗:钙拮抗剂、前列环素、 NO吸入、心肺移植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常见 基础疾病为心脏、呼吸系统疾病 与呼吸系统有关的疾病 一、阻塞性气道疾病 二、肺实质性疾病(1、肺泡疾患 2、 肺间质疾病) 三、肺血管疾病 四、神经肌肉疾病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早期诊断:基础病变为主,晚期以右心功能不全为主 治疗:早期治疗基础病为主 定义 肺源性心脏病(cor pulmonale),简称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 急性和慢性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定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慢性的cor pulmonale),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流行病学 70年代普查 〉14岁 4.8% 1992年 调查北京、湖北、辽宁农村4.42% 15岁6.72% 南北地区差异、农村高于城市、吸烟高于不吸烟 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季节气候变化易出现急性发作 病因 按部位分类 一、支气管、肺疾病: 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为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肿、药物相关性肺疾病等。 病因 二、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较少见,严重的脊椎后凸、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成形术后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均可引起胸廓活动受限、肺受压、支气管扭曲或变形,导致肺功能受损。气道引流不畅,肺部反复感染,并发肺气肿或纤维化。缺氧,肺血管收缩、狭窄,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发展成慢性肺心病。 病因 三、肺血管疾病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炎、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病(过敏的granulomatosis),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均可使肺动脉狭窄、阻塞,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负荷加重,发展成慢性肺心病。 病因 四、其他 原发性肺泡通气不足及先天性口咽畸形、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均可产生低氧血症,引起肺血管收缩,导致肺动脉高压,发展成慢性肺心病。 发病机制和病理 引起右心室扩大、肥厚的因素很多。但先决条件是肺功能和结构的不可逆性改变,发生反复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导致一系列体液因子和肺血管的变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血管的结构重塑,产生肺动脉高压。 发病机制和病理 一、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一)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 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痉挛,其中缺氧是肺动脉高压形成最重要的因素。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二)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 解剖学因素系指肺血管解剖结构的变化,形成肺循环血流动力学障碍。主要原因是: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二)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 1.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支气管周围炎,可累及邻近肺小动脉,引起血管炎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纤维化,甚至完全闭塞,使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 2.随肺气肿的加重,肺泡内压增高,压迫肺泡毛细血管,造成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 3.肺泡壁破裂造成毛细血管网的毁损,肺泡毛细血管床减损超过70%时肺循环阻力增大。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二)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