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系法杂交稻稻病发生规律和控防技术研究
摘 要
种植两系杂交稻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但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和品种的更换,稻曲
病已上升为两系法杂交稻的主要病害。稻曲病发病严重,不仅造成水稻损失产量,而且造
成稻谷污染,米质变劣,因此稻曲病的发生己成为两系法杂交稻大面积推广上一个必须解
决的问题之一。为了搞清稻曲病的发生规律和阐明影响稻曲病发生的因素;掌握稻曲病综
合控防技术,本人从1997年到2002年对两系法杂交稻稻曲病的发生规律利控防技术进行
了研究,现将结果简单汇报如下:
一、阐明了稻曲病发生流行规律、组建了产量损失预测模型
】、稻曲病发生流行规律。田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稻曲病菌萌发侵入花器后,在颖
壳合缝处露出淡黄色菌块,逐渐膨大包裹内外颖两侧,呈孢子球,外覆盖一层银灰色薄膜,
随着孢子球膨大而破裂,孢子球的颜色逐渐变为黄绿色至墨绿色,最后龟裂,散出墨绿色
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从生育期来看稻曲病田间发生流行规律,侵染期在孕穗期,始
见期在水稻抽穗扬花期,发生高峰在灌浆至乳熟期,黄熟期病情趋向稳定。从发生流行的
时间来看,稻曲病9月8日左右始见,9月中旬为大田始发期,9月下旬为病害迅速扩展
期,10月上旬为流行高峰期,10月中旬以后为病害稳定期。稻曲病发生流行规律(除抗
抗性组合外)可用逻辑斯蒂曲线模型拟合,直线回归模型在时间定义域内(O≤t≤30天)
也能很好地拟合病情消长状况。稻曲病空间分布型为聚类分布,聚积原因为环境因素引起。
2、产量损失。稻曲病产量损失与病情指数、病穗率、百穗病粒数关系密切。本研究
组建了以病情指数(x)预测产量损失率(yj)的韦伯模型:
2711
096”])
-v;=,一exrt—t-!;ij:害异鲁)1
以病穗率(x1)、百穗病粒数(xz)预测产量损失率(yi)的直线回归模型:
Yi=O.00421+0197Xl十O.004626X2
经检验,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二、明确了栽培技术对两系法杂交稻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的影响
两系法杂交稻对稻曲病的抗性是影响稻曲病发生程度的最重要因素,利用抗性组合是
防治稻曲病的经济有效措施之一。移栽密度大,偏迟施氮,偏氮少钾,有利于稻曲病发牛
流行。种植两系法杂交晚稻时,7月15日前秧龄25—30天时移栽,卣栽15万丛,采用宽
窄行处理,在插后10天开始追肥,亩施氮肥12.5一J5公斤,氮钾比例为I:O8,进行科学竹水,
稻曲病发牛轻,两系杂交稻产量高。
三、确定了稻曲病病情调查方法和防治指标,掌握了两系法杂交稻稻曲病的化学防治
技术
用平行线取样法调查稻曲病的病情,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在孕穗末期使用对口药剂防
治,较感病与感病品种要连续施药两次,施药间隔期为7—10天。通过药效对比试验,筛
选出了~批对口药剂,其中以瘟曲克星亩用150克、络氨酮亩用100ml、三唑酮亩用】oo
克防效较佳。
四、提出了两系法杂交稻稻曲病综合控防技术,并取得很好的示范效果
两系法杂交稻稻曲病综合控防技术体系:合理调整组合布局,积极推广抗性良种:推
广健身栽培技术,提高控害增产效果(种子与苗床消毒,两段育种。宽窄行移栽、配方施
肥、合理灌溉);加强田间监测,准确预报,筛选对口农药,适时进行药剂防治。在1999
年10月经专家组现场调查及测产,证实该项综防技术能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两系法
杂交稻稻曲病在经济阈指以下,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J 两系法杂交稻稻曲病发生流行规律控防技术
Studieson
occurrenceandcontr01
tacticoff.alse
smut
in rice
two一1ine
hybrid
ABSTRACT
Ithas of enhancementtocultiva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sb2.0收器物理层芯片电路设计.pdf
- usb2.0总接口的研究及应用.pdf
- uwb收发系统键组件的研究.pdf
- wcdma和gm双模移动终端接入层系统设计.pdf
- vperl的改与扩展研究.pdf
- web内容安全析及算法研究——新闻逻辑单元分割理论及算法.pdf
- znops复合系的光学和电学性质.pdf
- α-亚氨基膦酸的合成研究.pdf
- γ相机中编码孔准直器设计及数字图像重建.pdf
- σ-δad转换设计与仿真.pdf
- 中、意蜂对蜜蜂垩病(chalkbrood disease)抗性差异性的研究.pdf
- 中华微刺盲蝽(ampylomma chinensis schuh)人工饲料及田间释放效果的研究.pdf
- 中华蜜蜂(apsceranaceranafabricius)中肠消化酶活性的探讨.pdf
- 中国南方黄曲条甲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pdf
- 中国叩甲科雄性生殖器及系统发育和区系研究.pdf
- 中国小蜂科高级元系统发育关系及lucid检索表.pdf
- 中国小腹茧蜂亚(膜翅目:茧蜂科)系统发育关系研究.pdf
- 中草药复方添加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pdf
- 中草药混菌发酵产新型生物制剂的研究.pdf
- 中草药f对番茄萎病的抗菌活性研究.pdf
文档评论(0)